小孩的最早的記憶是在幼兒園。
教室的小板凳,牆板上的向日葵貼紙,天花板上掛著的彩帶,還有牆角的氣球。還有幼兒園外麵的滑滑梯,還有門口的兩棵桂花樹,還有唯一的一位幼兒園老師。其他的小孩都沒有太大的印象。
上了小學,小孩的記憶才比較多一點。
小孩記得自己總是伴著黑漆漆天空上學,要走很久很久,才能到學校。走路的時候要靠著中間走,因為早上有很多露水,會打濕褲腿,褲腿濕噠噠的黏在腿上會很難受。學校不能帶吃的進去,小孩會在路上看到很多彆的小夥伴在路上吃從家裡帶來的零食,有時小孩還能蹭點。在小孩的家到學校的路上,有一棵造型奇特的鬆樹,它長在路邊,斜著向外麵生長。因為幾乎和地麵平行,斜度挺緩,很多小朋友都將此視為遊樂園,經常在此逗留玩耍。小孩也很喜歡,很想要去玩,可是小孩總是擠不進去,等待的話就要很晚才能回家了。晚歸的話,又要挨罵了。小孩想等等吧,等到他們不愛玩了,小孩就能去玩了。於是啊,小孩等啊等,小孩長成了大一點的小孩,彆的小夥伴終於不再去那裡玩了,小孩就一個人在那棵鬆樹玩了個儘興。有一次小孩在那邊玩的時候被彆的小夥伴看見了,“這麼大了,還玩這種小遊戲,我早就不玩啦,你好幼稚。”小孩頓時就感到有點羞恥,自此小孩也不再去鬆樹那邊玩了。再長大一點,小孩已經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了,去看了那棵鬆樹,可是小孩長大了,鬆樹已經支撐不了小孩的重量了。
小孩的學校其實挺破的,小孩從注意到學校教學樓最頂上的字的時候,它就已經掉得差不多了,應該很舊了吧。小孩第一眼覺得學校好大,學校操場很大,學校的梧桐樹很高,樹葉很多,堆滿了整個操場,學校的草地好大,一眼望不到頭。
可是漸漸的小孩發現,學校的廁所很破,很臭,所以要建得很遠。學校隻有一棟樓,一棟樓隻有兩層。右邊是老師住的地方。學校教室的桌子是木頭刷了層黑漆,(黑漆快掉沒了,桌上坑坑窪窪,還有許多字符,之前有人作弊留下來的),凳子是長板凳。還沒有窗戶(以前是有的,但是可能是小朋友打鬨的時候,將玻璃打碎了,但沒有錢賠吧)。
冬日,寒風強勢來襲,小孩班上每位小朋友得湊五毛錢去買個很大的塑料膜釘在窗戶上,來抵禦寒風。冬天的時候,小孩每次換座位的時候都希望能換到靠窗的位置。因為有的小朋友在靠窗的位置的時候,會用小刀或者用手指戳那個擋風的塑料膜,可能是小朋友的天性吧。小孩每次都坐在中間,儘管小孩已經穿出了自己冬天最厚的衣服,但是依舊覺得寒冷,冰冷的冬風拍在小孩的臉上,在學校座位的每一分鐘小孩都覺得很難熬。小孩一開始在心裡責怪那些將薄膜劃破的人,實際上也說過幾次。可是沒有改變。小孩也發現了,自己是沒有辦法改變這件事的,於是小孩隻能抱希望於換座位這件事。小孩隻能保證自己不去破壞那麵脆弱的窗,而且做在窗邊隻能吹到小孩的頭。然而整個小學四年,小孩隻在窗邊坐過一次,而那個薄膜也早就傷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