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穹鉛灰色一片,在轟隆的雷聲中傳來悠長的報聲,接著女人的哭泣聲與綿綿細雨交織在環境中。
侍從們不知何去何從,呆跪的聽著女人的哀哭,一位嬤嬤最終忍不住上前輕拍女人的脊背,安撫道“夫人世人已逝,哭也哭不回來啊,要是把身子哭壞了老爺在天也不忍夫人這樣受苦啊,老爺為國捐軀也是我們夏家的一份榮耀,朝廷也不會辜負夏家的” 。
見效果沒什麼用。
都說母愛子比愛自己的丈夫更多一些,嬤嬤又在勸說道:
“老爺在世還給夫人留下一位可愛的小公子呢,說不定能長大繼續為朝廷效力光宗耀祖呢” 。
說到小公子,女人才從嬤嬤的話中回過神來,原本一副傾城的樣貌在整日整夜的以淚洗麵中度過,儘管皮膚再怎麼好也肉眼可見的衰老下去,蒼白的臉龐轉過來,渙散的眼睛才有了聚焦,她望向搖籃中熟睡的嬰兒腦中思慮一頓,光著腳下床跌撞的走到嬰兒身邊,嬰兒此刻正在酣睡,鼻腔發出有節律的一呼一吸,女人撫摸嬰兒稚嫩的臉,頭也不回的讓仆從散去自己一人呆著,晚飯再叫她,眾仆利索的退下並關上門讓女人獨自呆著。
女人放下撫摸嬰兒臉的手,發白的嘴唇親吻嬰兒的額眉,遂而撤下床柱上的床幔,懸梁掛頂隨著她的丈夫一同離開 晚間的烏雲散開露出熹微的殘陽,丫鬟剛進自己夫人的房間卻發現夫人被床簾吊起,當即一聲尖叫引的眾人惶恐趕來,卻發現隨夫而去夫人的屍體。
很快這件事傳遍整個京城,無論是貴族百姓的飯後閒談抑或是戲劇話本演成的苦命鴛鴦接接轟動京城各地,有些人說夏家將軍曆代為朝廷做貢獻是當朝英雄,有的人嘲諷夏家夫人抗不住事,有些人為夏家夫婦的愛情表示唏噓,卻唯獨沒有人在意夏家那父母都撒手人寰,自己卻還尚在人世的褓繈嬰兒。
金鑾殿的屋簷還有水珠滴落,鮮豔的紅漆柱子與屋上瓦礫在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輝 。
“聖上,臣與夏將軍在戰場上互為戰友,在房屋下互為親友,如今夏將軍為國英勇獻身,夏夫人也追隨將軍而去,但夏將軍留有子嗣的,將軍上無高堂在世身邊也未有兄弟姐妹左右,將軍獨嗣在世上便是無依無靠,臣思忖半響想把夏家獨嗣接濟撫養來,請聖上許應”。
出來說話的也是同為將軍的宋元,宋元在戰場上受過夏將軍多次相助,此人十分重義氣,有恩必報,當聞訊夏將軍戰死沙場時悲痛萬分,當機立斷要收養夏將軍獨嗣。
齊王扶額點點頭“那就按照宋愛卿的去做”
下朝後,宋元備馬車前去夏家接人,讓仆從繼續呆在夏家清理房舍,自己則將夏家獨嗣帶走,臨走時宋元問向照顧嬰兒的嬤嬤“這個孩子叫什麼?”
嬤嬤上前“大人,夏公子的名字是夫人取的,叫亦欽說是公子以後也要像老爺一樣得到萬民的讚許哩”。
宋元看一眼懷中嬰兒不哭不鬨瞪著圓溜溜的眼睛伸手不知道在抓些什麼,全然不知自己的父母早不在人世了,宋元歎一口氣握住他的手,笑著上車回府。
長平公主早就在府外迎接自己的丈夫,接過丈夫懷裡熟睡的嬰兒看了幾眼又讓下人抱回房間,宋元看到公主因嬰兒睡著後有些失望,調侃道“亦欽也太會睡覺從夏府裡頭抱出來到府門中間就醒過一小會” 。
沒聽見宋元的調侃,自顧自的說“模樣倒是跟清歡有些相似”長平公主不知是想到什麼,語調中透著悲涼。
長平公主口中的清歡正是那個隨夫而去,上吊自殺的夏夫人,夏夫人曾經是京城中第一女才子,與長平公主在一次赴宴中相談甚歡,很快成為知己。
泰安四年,匈奴大肆侵略齊王朝,此次戰役太過突然,邊疆防線潰不成軍,淪陷好幾處邊塞要地,齊王派夏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出征邊塞,夏將軍頑強抗敵最後凱旋歸來,皇帝親自賜婚將程氏之女程清歡許配於夏將軍,宋家與夏家同時被賜婚,佳人配才子成雙成對的婚姻在京中自然成為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