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知道宋家收養夏家子嗣,家中正好有位年紀與夏亦欽年紀相仿的公子。兩人從小練武吃飯睡覺時時刻刻形影不離,因其天賦異稟也十分刻苦他們從小就被賦予厚望,十七歲那年他們兩第一次隨宋元參軍齊齊打了場勝仗,從此功成名遂,也被人稱作京中雙傑。此後每一場戰役他們都戰無不克,外族聞其喪膽,匈奴恨得直磨牙。他們收複喪失多年的邊疆領土,還有齊王朝與西域相接的重要要道—涼州。
兩位意氣風發的少年越打越勇坐上與父輩同樣的職位,京城有女兒的王侯貴族恨不得把女兒塞進宋府,也有對娶了公主當了駙馬又有這樣兩個前途無量的兒子的宋元表示豔慕卻隻能在角落裡咬手帕,但民間有雲:
縱橫河山舊如故,百姓安樂有人護。
殺破樓蘭足不入,千百之中為翹楚。
欽持吳鉤駕快馬,春風襲卷長安路。
玖安一笑千金誤,從此不念天雲霧。
夏大將軍勝利歸來,帶著剩餘軍隊三千餘人回京複命。京城方圓三十裡外早已有人在迎接他們,遠遠便聽見士兵們的敲鑼打鼓吹響長笛舉聲歡呼。一位身穿緋紅色官服,長須掛於胸前的中年人站在那已經恭候多時。
一位身穿緋紅色官服,長須掛於胸前的中年人站在那已經恭候多時。
“恭迎夏大將軍取得敵方人頭凱旋而歸”中年人摸了摸長須“聖上聽的將軍取勝歸來忙著召見你呢”
“丞相等候多時想必聖上亦是如此,莫要讓聖上等急了,就不與丞相多加寒暄了”說著做出請的手勢“請丞相帶路”
京中百姓聽聞夏大將軍歸來,全擠在街道上想一睹夏大將軍氣宇軒昂的容顏,在百姓歡呼雀躍的叫聲中夏亦欽手握馬繩目視前方,在戰場殺敵的氣勢一下顯露出來
飛閣流丹的金鑾殿上,少年單膝跪地雙手拱起,行了跪拜之禮,齊皇帝頭頂冕旒,一晃頭綴珠久晃不止。齊王誇讚幾句,便益封兩千戶
“朕記得夏愛卿生辰在九月中旬,這次生辰你也立冠了吧”
“聖上記性不錯我的生辰是立秋九月二十日”
“是雙喜臨門,要辦大宴祝賀,可要什麼另外的獎賞麼?”
夏亦欽立刻回絕“將士在塞外黃沙百戰,殺敵報國就是對自己最大的獎賞”
皇帝見夏亦欽有這樣的壯士之氣,欣慰的笑笑“宴席還是要辦的,明天正巧剛上休沐,不辦你叔母怕是要怪罪下來”
夏亦欽的叔母就是長平公主,也是當朝皇帝的親妹妹,皇帝也是對自己的親妹妹疼愛有加,親自為妹妹挑選妹夫,宋元騎射武術精湛,刀槍嫻熟,文韜武略是一代才子,皇帝是相當滿意。長平公主把夏亦欽當作半個兒子來養要是自己什麼也沒賞給這位聖將不單說不過去軍中勢氣怕也會有所銳減。
夏亦欽應了許便退之。
到了宋府門口直接一個箭步翻身下馬走進庭院看見在樹下乘涼下棋的宋予君,微風徐徐吹過青年的臉頰,幾縷頭發因為轉身緩緩滑落在肩上,動作不疾不徐斑駁的樹影讓夏亦欽看不清神情,但樣子宛如一副會動的美人圖。
“予君!” 夏亦欽走的太衝忙並未把身上的盔甲給脫去,隻聽見宋予君沉悶的低哼一聲。但不用猜也知道除父母外會這麼叫他的就隻有一人
“沒大沒小,要叫哥”宋予君轉過頭望著逆著光掛著笑臉的夏亦欽
乖乖叫聲哥又軟綿綿的趴在宋予君的肩上
宋予君輕輕的揉揉夏亦欽的頭發,這場景不說怪異,要是蘇上尉看到自己敬畏的在沙場上威風凜凜的將軍在家中這樣人畜無害都會驚掉下巴。
夏亦欽的娘給他一副風華絕代的好皮囊,龍眉下長著雙神情犀利的桃花眼,挺拔的鼻梁顯得眼眸更加深邃,雖然夏亦欽久經沙場,風吹日曬他的皮膚依舊如凝脂般光滑,身高八尺,要是換個常服三叉發束紫金冠,走出府門都會被人誤認為是哪個紈絝浪蕩貴公子。
“這一個月出征都把你瘦成什麼樣了”宋予君拖著夏亦欽的臉放在眼前,彎著眼角道“現在回來又得把你養胖來”
這樣的距離夏亦欽有些受不了,他兩的呼吸交織在一起,咫尺間夏亦欽可以清楚的看見宋予君的根根分明的睫毛以及左右眼角的淚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