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吊孝(2 / 2)

漢瑣記 香澤麥 2394 字 10個月前

依然燙手。

孔明卻醒了。

“我怎麼了?”

“先生發熱,隻怕是風邪之症,我們正在趕回荊州的路上,先生隻管歇著就好。”

“有勞將軍。”

“先生日後還請多保重身體。”

“不妨事。況且不日士元將至,那時我自會清閒一些。”

不是的。趙雲皺眉,這不是我要說的。

孔明看著船頂草蓬出神,就是不肯閉上眼好好休息。江風從布簾外吹進船艙,夾雜著細微然而悠長的聲音。

都督歸來——都督歸來——

東吳的人在江邊招魂。

孔明還在發愣。久到趙雲以為他終於要流下淚水的時候,他突然歎息,“終有一天,我也將埋骨黃土,那時葬我者,為我憑祭執幡招魂者,不知何人——”

“先生!”

趙雲大聲打斷了孔明的歎息。

再由著這書生發呆還不知道會想出什麼來。

他努力讓自己儘量嚴肅的看著孔明,一麵緊張的想著自己究竟想說什麼,想了很久,卻依然沒有結果。他隻好歎氣,“先生,趙雲聽不懂你的琴。”

他心想自己真是笨蛋,“也不知道要怎麼勸解先生。”

但他依然固執的看著孔明。

“趙雲隻有匹夫之勇,但是先生日後揮軍之處,趙雲願做先生的劍!”

“趙雲願做先生無往不利的劍!”

他一向有相信自己和相信彆人的堅定。

這種堅定總是很容易感染他身邊的人。

孔明輕輕笑起來,依然虛弱的笑容,卻含了絕大的愉快。

“子龍過謙了。”

孔明緩緩說道,“列子傳記伯牙攜琴於山川之間尋訪知音,得遇鐘子期。其實鐘子期不過是個樵夫,更不識琴,但他卻能聽出伯牙弦外之音。是以知音者,知心矣。我一向淡泊名利,佐使君者不過感使君一片愛民之心,但願天下人得遇明君賢主,故而征戰四方。知我心者,必與我同道輔助使君得天下。不同道者何謂知音。子龍自謙聽不懂琴,我卻以為知琴為輕,知心為重。”

他頓了片刻,又揚起嘴角笑道,“何況當日在樊城初遇,子龍舞的槍不是正合亮之琴音?”

趙雲愣在原地。

他當然記得樊城的初見。那是他第一次發覺琴聲可以包含很多東西,比如他槍上的淩冽殺氣,比如梨花落下的輕揚,比如他回眸間見到的恬淡身影。

他這才明白自己真是笨蛋。

他自嘲的笑起來。

孔明也笑起來,夾了幾聲咳嗽。

簡陋的扁舟在江中輕搖,把荊州和東吳,劉備和孫權,統統甩在兩岸的礁石之外,腳下隻有不停東去的江水。招魂的聲音早已遠逝,耳邊隻剩下風聲水聲。

鎧甲、銀槍、青岡劍和小白都在船尾甲板上,一向活蹦亂跳的小白居然悠閒的直打瞌睡。

孔明蓋著趙雲的披風在艙中睡著,終於不再皺眉,睡的很沉。

趙雲想,若是這船永不靠岸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