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利帶著十五萬軍隊自投羅網時,王昂等人已經等候多時了,敵軍確實就在前麵,可他們的任務是在亂黨到來之前把李成利斬於馬下,做成全軍覆沒的假象。
三天前,李成利因為李博源戰死的消息痛不欲生,決定當天就要將鯉魚峽拿下,與何予安等其他將領草草的商量了戰術後就帶著十五萬大軍衝進了鯉魚峽,說是要與亂黨決一死戰。
而何予安聽則是從李成利的命令,在原地安營紮寨等候他的凱旋歸來好消息,然而這一等就是三天,李成利遲遲未歸。
何予安每天坐立不安,監軍急得嘴都起了燎泡,擔憂之下又卜了一卦,這次是大凶之兆!
何予安看到後放心不少,然後繼續裝作焦急的樣子,收到了王昂的密信,表示一切順利以後,何予安表現得更著急了,隨後與監軍商量,不若自己派人去查看一番,若是出了什麼意外,好提早做準備。
於是監軍派了和自己一起過來的皇帝的親信帶人前去,卻得知一個噩耗——李國公與十五萬大軍葬身鯉魚峽,屍骨未存。
何予安作出不可置信的樣子,要求自己親自走一趟,然後又帶回來一個壞消息——叛軍正帶著人往他們的方向衝,約有六七萬人。
他們人手不夠,不能硬碰硬,隻能走迂回路線,然後向朝廷請求支援。
監軍一刻不停地給皇帝寫了奏章:三日前之夜,國公之嫡長子李博源率精兵五千往鯉峽探虛實,未成欲竟一去不返,明日到鯉峽之時見李博源首兩斷,屍橫遍野,經商議,國公又將十五萬眾攻鯉峽,一路順暢,遂乘勝追,不意賊伏於前方,十五萬兵儘沒。如今吾人存無幾也,賊遣人伐我來六七萬,我固不能久,陛下猶速遣援耳。
何予安也趁他忙著顧不上自己的時候給李炎曦寫信。
等奏章送到皇帝手裡已經又是兩天後了,何予安他們且打且退,一個個灰頭土臉,就等著援兵來臨。
果不其然,皇帝看到奏章又是大發雷霆,在看到李國公與嫡長子都戰死沙場的時候更是氣到說不出話,將監軍寫的奏章扔到眾大臣的腳邊,皇帝恨鐵不成鋼道:“當初是誰推薦的李國公?說他剿匪經驗豐富,現在就是這麼個豐富法?剿匪經驗豐富就把朕的十五萬大軍埋了?”
大臣們將奏折傳閱了一遍,麵麵相覷,隨後低下了頭,誰都沒敢說話,怕自己成為皇帝的炮轟對象。
何慶軒憤恨地想著,何予安那個狼崽子怎麼不死!多年前被他逃過一劫,如今回來再上戰場竟然還能活著!
皇帝看著底下低著的腦袋,更生氣了,大力拍了下龍椅的扶手,問道:“一個個都給朕說話!說!這次你們推薦派誰去?”
“臣以為還是派寧親王殿下去吧,寧親王作戰經驗豐富,定能拿下亂臣賊子!”
“瑾國公也是帶兵打仗的一把好手,不如派他去!”
“如今皇子們也一個個成年了,不如派一位皇子前去,也好振振士氣。”
“皇子們沒有經驗,寧親王豈不是能比他們更鼓舞士氣?”
朝堂上的竊竊私語逐漸演變成了高談闊論,大臣們的主要矛盾就是派寧親王去還是派其他皇子去。
而當事人寧親王,長身玉立低頭走神,仿佛矛盾中心不是他。
左相與右相這次倒是出奇的統一,都覺得不能派皇子出征。
何慶軒:“陛下,此次剿匪連李國公都死於非命,更彆說從未領過兵的皇子了,還請陛下三思。”
陳若語:“陛下,茲事體大,萬不可草率!”
“寧親王呢,你有什麼想法,說給朕聽聽。”
皇帝一開口,底下立刻鴉雀無聲,李炎曦又成了眾矢之的。
李炎曦出列走到前麵,恭恭敬敬地跪下磕頭行了個禮,還是用同樣的理由拒絕:“父皇,兒臣從未剿過匪,李國公比兒臣不知強了多少,竟然都隕於亂軍之手,兒臣恐怕會壞了父皇的大業。”
“寧親王就不要推辭了,那亂臣賊子再凶猛還能比匈奴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