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邊,夜空下,那人越走越近,原來是陳穎。
看到顧瑜在這裡,陳穎也顯得有些驚訝。她們坐在一起,隨意地聊著天。她們談論著時間、宇宙、原子、平行空間、科學幻想。談論那些人們看不到的,正在塑造世界的巨大的力量……
原來,陳穎總是在晴天的晚上到湖邊來仰望星空,原來,陳穎讀過這麼多書,原來,讀過書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抬頭看著遙遠的星光,耳邊聽著漸響的蟲聲,顧瑜認識到了自己的有限與無知,她想更多地認識這個世界。
*
第八天,周三
“8”這個數字讓她覺得恐懼,不僅因為第8天本應該是周三,又不應該是周三。
還因為,“8”這個與無限“∞”一模一樣的數字,讓她覺得是個不可直視的詛咒。可是,在星空下和陳穎的談話,激發起了顧瑜浪漫的勇氣和探索的欲望。
所以,從第8天到來的那天開始,她不再計算時間。她沒有被時間拋棄,而是把時間甩在了身後。就讓第8天了無痕跡地到來,然後永不結束吧。她再也不會為時間而感到焦慮了。
*
顧瑜沒有再去看那本書,也沒有再去過那個課桌。
她開始閱讀,大量地閱讀。以前,她認為胡亂地讀書是最浪費時間的事。現在,她發覺書籍才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的存在,有的時候,她甚至想變成一本書。文學、曆史、哲學、藝術……那些她越來越能讀懂的,晦澀不明的書,那些能真切地打動到她的書。原來她的同伴不在現實中,而在書中,在曆史中,在想象中嗎?
網絡時代出生的孩子們總是早熟而天真的。顧瑜有時也想像超級英雄一樣,去做點什麼改變世界的事。她來自未來,她可以預言過去。但是隻有一天的預言,能預言什麼呢?除非親眼所見,就連這一天事故的報道,也要到第二天才能看到。時間,時間太短了。
寂寞的時候,她就會像以前一樣,去上課,去交友,去和朋友們談笑,看看世界有沒有發生絲毫的改變。她還去了很多一天之內能往返的地方,見到了各種各樣的陌生人。
想念故鄉的時候,她就坐上時間最早的高鐵。有趣的是,當她在乎時間的時候,總是願意等待。當她不在乎時間的時候,反倒開始追求速度了。
到家的時候總是中午,她會看看自己曾生活過的痕跡。有時直接走了,有時候去熟悉的地方再走一遍。她總喜歡在記憶中熟悉的地方走來走去,仿佛熟悉就能帶來安全一樣。
她還曾告訴家人們一切,可是他們卻認為她一定是受了什麼情感上的刺激,或者在開一個過分瘋癲的玩笑。家人們說:“你必須回去上學,或者留下看病。”近鄉情更怯,故鄉總是讓人太快滿足,又太快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