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淅跟代理人打了個招呼,讓他們先緊著這兩項專利,寫完後迅速找發明人審核,三方確認無誤後就定稿準備提交。然後將《專利代理委托書》填好發給於洲,讓他找客戶把章蓋了,提交的時候要上傳。
按照正常流程,交底書由IPR審核通過後,委托給代理人檢索,確認具備創造性、新穎性和實用性,再著手撰寫。交底書是將技術方案明明白白地講清楚,讓IPR和代理人理解,而申請文檔,則要按照專業術語和專業格式書寫,像發明專利就包括說明書摘要、摘要附圖、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和說明書附圖五項,其中摘要附圖和說明書附圖非必須,一切以實際為準。除此之外,還要適當地擴充專利保護範圍,最大可能地保護技術方案。
舉個簡單的例子,躺在床上看手機容易被砸,那有沒有辦法解決呢?可以側躺著看,也可以在床頭裝個手機支架,那有沒有可能,改變手機本身的構造呢?這就是你的技術背景,說明要解決的問題,如今的現狀如何。然後提出自己的創新點,比如給手機增加一個磁懸浮裝置,這樣躺著玩的時候手機就自動懸浮在空中,即便鬆手,也不會掉下來砸臉。
基於這個idea,你可以先簡單檢索一下,這項技術是否已經被人寫過,或者生產應用了。若沒有的話,則可以設計一套方案,交由IPR審核。而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發明人是懶得自己檢索的,陳淅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幫發明人檢索,然後告訴他們如何修改,以免技術方案落入彆人的保護範圍。
等到IPR確認這個idea可行,就需要你完善自己的技術方案了。這個磁懸浮裝置如何設置,設置在何處,有什麼特點,如何使用,使用後會出現什麼效果,務必詳儘,能讓人理解,並根據你的技術方案複現出來。畢竟專利除了創造性和新穎性,還要求實用性,你發明的東西沒有用,就不符合授權條件。除了保證手機不會砸人,你還要考慮這項技術是否能用在其他領域。比如裝在平板上,裝在筆記本電腦上,甚至於裝在相框上,不僅可以躺著辦公,就連婚紗照都不用釘在牆上了。
等你把技術方案完善好,IPR審核無異議後,就會將其委托給代理人,由他們撰寫成申請文件。如果這項技術的確可以擴展到平板和筆記本電腦上,那代理人會將其囊括其中,儘可能地擴大其保護範圍。若是完全遵循發明人的交底書撰寫,隻保護磁懸浮裝置在手機上的使用,那彆人用在平板上,用在筆記本電腦上,很可能不認定為侵權。
所以一件專利是否具有高價值,除了發明點要好,專利文件的撰寫質量也格外重要,不是說授權了就一定安全,而是要把未來可能出現的侵權,都儘可能多的考慮進去。所以有些代理所要價格外高,一件發明專利的代理費甚至能要到一兩萬,那是因為物有所值。當然對於塵飄飄這種小公司來說,就不奢求了。
於洲那邊蓋章速度不敢恭維,拖了一周才走完流程,陳淅也不去催,反正交局後受理通知書下來得很快。至於什麼時候授權,且等著吧,沒有兩三年根本不用想。
之前項目的同事也讓陳淅幫忙給人掛名,不過那次是兩家公司聯合申請,受理後項目同事隔三岔五就來問專利狀態。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倒是授權挺快,半年左右就下來了,可發明專利卻遙遙無期,都兩年了依舊處於公開狀態,還未進行實質審查。
陳淅每次回複都擔心同事暴走,還要小心翼翼解釋,發明專利的審查周期就是如此,讓人家彆著急。畢竟你急也沒用,彆的事情還能催一催,審查的事你去催國家知識產權局嗎?開玩笑呢!
所以處理完商務的事,陳淅大鬆了一口氣,有種空氣都清新了的感覺,反正授權早著呢,中間也不會出太多幺蛾子。
然而商務同事安靜了,公司卻開始不安寧。陳淅在處理審查意見時,發現離職了不少同事,讓她隻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她經手的專利實在太多,肯定不如發明人本人對技術理解得透徹,所以人家掃一眼就知道如何答複,她卻還要多方對比,先將技術理解清楚,才能找出關鍵點,去應對審查員,格外費力。
因此IPR非常不希望發明人離職,每走一個人,就意味著要多一分負擔。若是遇到產出小能手,那當初收交底書時有多快樂,審查意見答複時就有多痛苦。
抬頭看了一眼薛婧,見她工位旁站著兩個研發人員,都抱著電腦,似乎是來歸還固定資產。陳淅愣了愣,私戳了一下這兩位同事,問他們是不是準備跑路,得到了肯定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