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迎親的轎子是從北方行了幾個月才到……(1 / 2)

四月江南雨 searchcloud 3535 字 10個月前

迎親的轎子是從北方行了幾個月才到的。從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中小杏隱約知道了一點新娘子的事。似乎是北方什麼豪門的女兒,和少爺道是門當戶對。隻可惜是個北方女子,想必一定蠻悍潑辣,沒有南方女子的溫柔賢惠吧。老夫人那麼嚴厲,新少夫人想必要吃苦頭的。這麼想著,遠遠的墨色中出現了一點紅色,人們頓時歡呼起來。那紅色一點一點渲染開來,已經隱約可以聽到鑼鼓和嗩呐的聲音了。

轎子落了地,幾百雙眼睛直射向花轎,媒婆小心地拉開簾子,扶出新娘子。小杏忙從一旁跟上,低頭卻看到緋色的紅點,順著看去,隻見新娘子緊拽著的手裡有塊玉缺。由於用力過猛,玉已經刺進手裡,一條血痕順著玉流下來……

血濺於玉,為斑;流於玉,為痕;滲於玉,為絲。

此後,小杏發現少夫人總在脖子上綁著一塊半紅半翠色的東西,不久宅子裡便傳出少夫人戴著一塊血玉的傳言。作為代表凶的血玉是不祥之物怎能戴在身上,更何況是剛進家門的女子就做出這種的事來。傳言傳出後不久小杏便沒見過少夫人脖上的掛件了,可小杏總覺得那血玉一定是很重要的東西,說不定就是在少夫人成親那天她手裡那塊被自己血染紅的玉。

“這些年,他們都安好吧?”少夫人忽然開了口,打斷了小杏的思緒。望著少夫人的側臉,那低垂的眉眼讓人有種這個人寂寞了很久的感覺。

“夥伴們都已娶妻生子,為人父母了。也有一半的族人死於前年的瘟疫。”男子隨意地答到。聽不出什麼感情的波動,對於世事變遷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

“是麼。” 她也是冷冷的答道。

這個人該是少夫人的同鄉咯?或許他和少夫人的關係很……親密。一旁的小杏再次打量起那個神秘的男子起來。仔細一看,似乎有北方人的特點,隻是因為瘦才讓人一眼看不出來。

“那麼,你呢。”一邊忙著端茶的小二幾乎把茶給撒了,張府的少夫人居然在茶樓裡和個男子主動攀談,這要是給老少夫人知道了,還不……“還是孤身一人罷。”小杏似乎發現了小二的多事,招呼他去樓下訂酒宴。二樓就剩下獨坐的二人了。

“我和瑪雅已經完婚了。”冷風卷起草簾,颼颼地穿過。一刹那,女子感到唇被冰凍住一般,無法出聲。許久,才答了句:“是嗎。”似乎想通了什麼,抬頭看著梁上掛著的幾串乾了的艾草,幽歎道:“這就是那天你沒來的原因啊,枉我等了那麼久。”身後沒了聲響,隻有風陣陣地吹過。

說中了,一定是說中了。經不起冷風這麼吹著,女子已經開始打哆嗦了。因為當年自己的一相情願,在草原上孤身一人等了一宿,從此患上了無法根除的體寒症。總感覺骨頭裡有塊永遠無法融化的冰,冷氣從骨子裡襲來……忽感到身後一陣暖意,手上卻感到一陣冰涼。是他,男子把剛洗淨弄乾的衣服蓋在自己身上。她低頭,看見手裡的玉缺。一時間,她的手抖地厲害。這麼熟悉的裂痕,她顫著摸索出藏在內衣夾縫處的那塊血玉,完全沒有發覺淚珠已掛在臉上了。

兩塊竟完全吻合。

那麼他真的去過。自己萬念俱灰後掰斷了他送的那塊玉,一半她帶進了花轎,另一半她扔在草原上。那麼——也許那天——出嫁那天沒見到他人——是因為……

“今年的龍膽花一定也開的很好。”冷不防地冒出了一句,少夫人驚愕地回頭:“你說什麼?”黑衣的背影如同一滴墨點落在江南如詩的畫上,唐突地讓人明顯感到墨點的孤獨。明明已經和瑪雅完婚了,為什麼還要來江南呢。而且,事到如今也……

“我知道事到如今我說什麼也沒用了,可我來江南隻想知道一點。”他依舊沒有轉過臉來,風拂動他的發絲,她忽然覺得他好像又變回當年那個執拗的孩子,“ 你得到想要的幸福了沒。如果沒有,那你願意回到北方麼,和我一起。”

什麼?有一陣恍惚,酒樓、雨聲、小杏、張府仿佛都消失了。她好像牽著棗紅色小馬麵對著夕陽,眼前的少年對她許下一輩子的承諾,雖然少年隱在夕陽的陰影中但仍可以感覺他笑地很燦爛。

一切的一切在繞了那麼個大圈,打亂所有人的生活後,似乎又可以回到原點了。

可是,為什麼自己遲疑了。自己不是一直怨恨著他沒有在婚禮前帶走自己嗎……

又刮起了風,吹地男子的頭發和衣衫都飛舞起來,如同夢中一樣,好像馬上就要消失了。少夫人伸出手,想要抓住他。對方忽的轉過臉來,微笑著伸出手來,空氣中夢幻般的散發出龍膽花的香氣——

“少夫人,你的十三太保送來了。”

不知小杏去了那裡,送藥來的竟然是店小二。兩人立刻尷尬地收回手。十三太保……那麼她……現實的殘酷和理想的差距從未如此鮮明地擺在一起。

“嗬,”少夫人不由笑了起來,看著自己伸出去的手,隱在發絲下的雙眼暗淡無光,“我們還真是有緣無份……”對方沒有回答,重新恢複了沉默。也許這昨夜的往事應該和昨晚的露珠一樣消失在清晨裡,和昨晚的月亮一樣等待下一個輪回。那些塵封的往事不該提起,也無力改變,如同時間的磨輪——碾過就無法回頭了,畢竟生活在這些不堪的往事上繼續著。錯了就錯了,無論是錯過或是過錯,錯愛或是愛錯,選了這一條路就必須勇敢地走下去,不能再回頭後悔或惋惜什麼了。即使你心存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