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守倫 信情誼還是信理義,他信了後者……(2 / 2)

始料未及 鏡台 3362 字 10個月前

唉。這個地方還是去年小神童和桃林軟禁我的時候給我住的地方,如今隻留灑掃的宮人在。區區一年,發生在我身上的劇變,怎麼感覺比過去十幾年還多……

我正駐足胡思亂想的時候,那個院子裡灑掃的宮人似有所感,抬起頭來看向我,一愣。我看到他是誰,也一愣,脫口而出:“怎麼是你——梁常侍原來您還活著啊!”

呸呸呸,哪有這麼和人打招呼的。我咳嗽一聲,疾步過去。“啊對不住梁大人,之前在……”我卡住了。叫小神童,不妥,叫先帝,好像也不妥,叫陛下更不行,叫段玖好像也不對勁。我隻好說:“我之前在趙大人身邊沒見著您,就以為您……您還活著,真好!真好啊!”

梁常侍笑笑。他老了好多,都快趕上王太禦了。

“奴如今不是常侍,隻是行宮一小小仆役。”他說,“奴名謹,字守倫,將軍叫奴什麼都行,莫再叫奴大人,奴惶恐。”他還要跪下來拜我,我連忙拉住了他。完了才發覺,真尷尬,沒什麼話可說了。我想,怎麼能立刻告彆還不讓人梁常侍覺得我是看不起他呢?尚未想出結果,聽見梁常侍問我:“趙大人還活著?”

“活著。”我點頭,接著又想到,趙之現在怎樣,我還真不能確定。於是補充說:“反正他們出宮時,趙大人還跟著他。現在怎樣,我也不清楚,但想來,沒有消息就是性命無虞吧。”

他笑了,接著又不笑了。他說:“謝謝將軍願意和奴說話……將軍,尚不知奴做了什麼吧?”

“啊?什麼?”

“奴是叛徒。”他說。

這消息確實讓我詫異,但也不是特彆震驚。這個,魏棄之嘛,很擅長做這種事,這種事做得很多。梁常侍沒頂住壓力,投了,不算新鮮。他活著還得說是他幸運呢,更多人是因為想活叛變了結果最後還是個死。

但是我肯定不能拍拍他肩說沒關係人想活那是人之常情。我最終隻憋出來一句:“哦,這樣啊。”

梁常侍默默看著我。我慚愧,我知道他大約是在想:真不愧是反賊調教出的反賊。

其實我覺得,我這樣還真不能說是魏棄之調教的。魏棄之正經教我的可都是什麼忠君愛國的大道理。我就這樣一心中沒有大仁大義的人,怎麼努力也努力不成個正人君子。

梁常侍低下頭,看著手裡的掃帚,又開口了:“我不隻是想保自己的命,也是想保他的命才叛的。”

也不是很意外。魏棄之的手段,讓你覺得你這樣做是對自己以及自己的主公最好的選擇……實情差不多是這樣,和他明麵硬剛絕不服軟的人他也斬草除根絕不留情。

“他是個很苦的孩子,”梁常侍繼續講到,“一個人在這兒長大,總是生病,躺在屋子裡,聰明早慧,爹娘哥姐沒有一個會來看他。於是他便把身邊的近侍奶母當成爹娘兄弟。一次說什麼,‘孫郎是我父,周嬤是我母,趙生是我大哥哥’,真是不成體統啊。”他搖搖頭,卻笑起來,就像個慈愛的長輩會做的那樣。

我正疑惑,孫郎周嬤是誰,沒聽說過。後又聽見這個熟悉的趙,脫口隨便附和了一聲:“怪不得——當時趙大人九死一生回來,他可高興來著……”

“趙生不是趙大人,”梁常侍說,“是趙大人的親哥哥。”

這話頓時勾出了一些被我忽略的記憶……小神童當時和趙之說什麼……他害死了他哥哥……

“那年,玖郎開始背文選,自負才秀,模仿著寫了篇賦文呈給桓帝,希望能被父親重視起來……”

得到的回應是,爹派人過來,說他妖異,說他這麼妖異是身邊人沒引導好,把那批宮人杖殺,換了一批。

趙之那時說:孩子給自己的父親寫思父的文章,怎麼能說孩子詭飾妖異。

“他們告訴我,趙大人已然先一步背叛,隻等時機成熟,手刃他為親兄報仇。我信了。我竟然信了……唉……”

……趙之那時候說:他恨過小神童。

“將軍有次罵我們,皇宮禁苑,沒見過人與人真情摯意……奴原來因為將軍出身,輕看將軍見識。將軍大智,是奴貽笑大方。”

信情誼還是信理義,他信了後者,信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