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輕寒-藥官 驀地將眼光遊離,卻瞥……(2 / 2)

青女記 弄碧惜顏 2097 字 10個月前

北慕單獨住在靠北的院子裡,裡麵極其空闊,是個練劍場,少有的草木早已被刀劍磨儘,地上擦出黃沙,像是一道道傷疤,眼角不忍觸及。場地一旁靜駐書房,門楣上隻有“書房”二字,既無楹聯,又無帛畫裝點。

推開門,裡麵空得嚇人,隻有牆角堆滿竹簡。對比下,發現他這裡還真是乏味得很。

拿起幾部竹簡展開來,無非是些孔孟之說,並著幾本兵法。

有些竹簡卻乎已被翻舊,簡上所刻的文字已經消磨殆儘

每晚,當青女手持青簫倚在樓上愣神時他卻在此地揮動清霜劍;每夜,當青女偷偷打開瓷瓶窺看往事時他卻傍著一盞孤燈讀書。

同樣是孤影,共一輪清天皓月。

隱約覺得冥冥自有天意。

若不是劉觀將毒手伸向北慕,青女斷不會出現;

若不是劉觀欲將青女收為己用,北慕斷不會讓青女進將軍府。

我將黃色藥根浸於甘草湯中一宿,次日依據青女囑托將其曝乾,仔細收藏了。

青女沒有告訴我關於這種草藥的事兒,但這是我處理的第二味草藥。第一味是杏參,處理後不久便用在北慕身上,我隻擔心現在的這味又預示著什麼的發生。

於是托付雲幫忙,向百草堂“借”了藥典,足足二十多卷,堆積如山。

我對著書中所述,一一比對後終於知曉,原來它就是遠誌,亦為醒心杖,治健忘,安魂魄。

北慕的記憶是被青女生生抽去的,因而此藥不是用以治健忘的,那麼,安魂魄,安睡的魂魄?

掖好心思,緩緩步入青女房間,就著門邊敲了幾下。

青女正將另一味藥投入藥瓶裡。

一時好奇,不禁上前問道:“這是?”

“彆仙蹤,三月采的苗,一直沒有時間處理,如今閒了下來,便將其製了丸。”她澹然地回答,慢將藥瓶收拾好。

“冒昧問一句,這麼美的草藥有什麼用處?”

“可願聽我說一個故事?”

“請便,洗耳恭聽。”

上古有藥師,名曰徐長卿,生於泰山,遊於泰山及隴西一帶,為人樂善好施,常替人看病送藥而分文不受。

其時鬼物瘟疫肆行,百姓遭罪。

長卿自是下山拯救,攜一藥箱,箱中卻空空如是。但經他手治的人都會痊愈,康複如初。漸漸人們發現他常用山澤裡的一味藥草入膳,加入此藥,任何湯汁都會變作靈丹妙藥,飲者不再受妖邪侵害。

長卿死後葬於下濕川澤之地,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常用草藥命名為徐長卿。

然而,直呼名諱總是一種不尊敬,因而後人又名其為彆仙蹤,取意驅邪避惡。

看來,的確有事將要發生。

青女已經在為他一一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