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市博(1 / 2)

久雨值新晴 江漁白 3601 字 10個月前

賀京京回到媽媽這裡,小姨和舅媽還都在。她向長輩們打過招呼後,換上家居服進廚房準備午飯。小姨跟隨她一起來到廚房,在洗碗池旁邊接過她手裡的時令蔬菜幫忙摘起來。

“憨憨,剛剛去哪兒買的菜?”

“西邊的集市。”

“哦。那兒離家挺遠的,來回一個多小時吧。”

小姨的潛台詞是買菜花了兩三個小時,怎麼看都像是借口買菜實則躲她們。京京領悟到她的言外之意,沒再吭聲。

“我和你舅媽中午在你家吃飯,下午繼續陪你媽媽聊天,省得她無聊。”

“好。”她原本準備的午飯也是四人份的。客人還在,隻做兩人份的飯菜,實則太不禮貌,她做不出來。

倆人接下來沒有言語,一人準備青菜,一人處理葷食。京京把備好的菜都切好後,接過小姨手裡洗好的青菜,說,“小姨,您出去吧。我開始炒小排,會有油煙的。”

小姨並沒有離開而是靠著灶台,看她熟練的炒出糖色。在抽煙機的轟鳴聲中,開口說,“沒事。外麵有你舅媽陪著呢。下周工作日你上班,我過來陪你媽。原本想讓她去我家住一周,她不願意。”

她蓋上鍋蓋後把油煙機的擋位調到最小,說,“哦。您忙的話,不用來回跑。我白天可以幫她叫外賣,或者找個臨時護工來做飯。”

小姨笑起來,“我一家庭主婦,忙什麼忙。外賣不健康,臨時護工各種不放心。我們家阿姨做好飯後,我來給你媽送。”

“謝謝小姨。”這一句她說的最誠心,當然多半也是提媽媽道謝的。小姨和舅媽雖然會念叨讓她利用美貌找個家庭條件好的對象,不過她們兩個對待馬女士的真心也是絕對無可挑剔的。

小姨見京京情緒有些鬆動,一鼓作氣開始勸說,“我知道之前說的一些話讓你不開心。不過小曲是個不錯的孩子,人上進,人品很好。不能因為人家家裡有錢,就成了扣分項。你也不能因為是我介紹的,就對他帶有色眼鏡。

原本想著今天下午你和你媽媽去我們家,先讓你們偶遇一下。你看過外在後有意向的話再進一步接觸。不過,你媽媽的手術耽擱了。

現在婚戀市場就是男方女方把條件擺放在桌麵上,年齡、戶口、家鄉、相貌、工作性質這些都要一一權衡。我和你媽逛過公園的相親角,那裡明碼標價的更加直白。

我和你小姨夫幫忙張羅的相親對象,至少人品要先過關,否則我也不敢遞到你媽媽麵前。”

小姨就是這樣,一方麵確實好心,另一方麵又居高臨下。

京京本想說,相親角那種物化男女和物化家庭的地方,我哪怕孤獨終老,也不會去的。她終究還是沒有說出口,而是問了另一個問題,“你們就這麼著急讓我嫁人嗎?”

“不是我們著急,而是社會現狀就是這樣。人在適當的年紀,要做適當的事情。比如十幾歲的時候就要專心讀書,二十幾歲的時候就要戀愛結婚生子。你媽媽,我,你舅媽都是這樣過來的。你今年二十六,再拖幾年到了三十多歲,可選擇的擇婚對象更少。真到了那時候,大齡備孕對母體和孩子都不好。”

小姨的說辭和前段時間馬女士的說法並無差彆,隻是小姨的更委婉些,自己母親說的還要直白。

“我為什麼催婚催生,那是因為我是過來人。我知道女人身體和精力的黃金年齡。我們過了三十歲,過了三十五歲,精力或許還旺盛,不過卵巢功能可能會衰退,輸卵管可能不通,更可能沒有優質卵泡。如果再遇到糟心的結婚對象,沒有孩子做寄托,生活還有什麼奔頭。”

她當時難得的回懟過,“遇到糟心對象就離婚,一個人過沒什麼不好的。栗奶奶一個人過的也挺好的。”

馬女士點評說,“哪裡好了。一個人連個說話的伴兒都沒有,最後去世還是鄰居幫忙收殮。孤苦伶仃,可憐兮兮。”

栗奶奶是她小時候第三個興趣班的老師。得益於她的那場大鬨,馬女士把音樂班退掉,改換成美術班。美術班的老師是中學退休老師,帶著他們素描。京京並不討厭煩燥的素描基礎課,她討厭的是總扯她辮子的男同學。那個小男孩是美術老師的孫子,隨著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學畫畫。顯然,他旁邊梳著小辮的女孩兒比無聊的圓錐體素描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