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公三年(3) 周王宜臼VS魯侯息姑……(2 / 2)

【春正月其實是農曆十一月還是冬天,夏四月是農曆二月春天,以此類推。那麼回來看這個割麥子事件,糧食成熟起碼要到夏天,雖然也有古代學者認為這是去踐踏未長成的糧食,但考慮到當時糧食還是很珍貴的物資,姑且存疑。】

【所以今天我們基本還是奉行另一種說法。這段記載由於出自《左傳》,《春秋》是魯國國史用周正當然沒問題,但是《左傳》補錄具體過程的時候完全可能采用的是鄭國的記載,而鄭國,用的是夏正。】

【夏正四月就是今天的農曆四月份,也就差不多五月了。而這個曆史時期溫度其實總體而言比今天要高,有糧食成熟也就不足為奇了。】

【好,曆法的事情就說到這裡。這東西是一個算著算著就會把自己繞進去的麻煩事兒,如果感興趣的話……國內研究這方麵比較出名的好像是紫金山天文台那邊,我搞不定,我跑路了。】

“夏正……”息姑心情微妙。王室的確不如往日,但是連曆法都早早改了,確實意味著鄭伯天生反骨,有不臣之心吧。

不過他又想想求賻那事兒,罷了,罷了。

【好,周和鄭的事情告一段落,這裡又要提一嘴宋國。不過宋國這時候還沒發生什麼大事,隻能說是給未來埋了個伏筆。】

【宋國,子姓,殷商之後,咱天/朝大先賢孔子就是宋國貴族的後代,所以他姓子氏孔。當然,稱他孔子的“子”是對男性的尊稱,和他的姓就沒什麼關係了。】

【隱公三年,宋國原本的國君宋穆公快不行了,要為國家選定新的繼承人。大家可能奇怪了,說好的嫡長子繼承製,怎麼到宋國這裡不管用了呢?】

【我們剛才說到,宋國是殷商遺民。商人的母係遺俗還比較盛,尤其是早期商王,比起父死子繼,更主要的繼承方式是兄終弟及。而到了宋國,雖然嫡長子繼承製成了主流,但對於他們而言,兄終弟及並不會引起太嚴重的反彈。】

【宋穆公就是如此,他和他的哥哥宋宣公都是宋武公的兒子,哦順便說一句,隔壁魯國,之前提過的第二任夫人仲子是宋武公的女兒。宋宣公其實有繼承人,名叫與夷,然而他在病重時,最終選擇了弟弟和作為繼承人,是為宋穆公。】

武薑左右掃了幾眼,奇怪道:“怎未見宋公出現,不論是哪一位,總該讓我等見見。”

另外三人各自不知在思忖什麼,並沒有應和她的意思。

【和魯隱公不同,作為兄長指定的新君,宋穆公的即位合情合法。而等他快死的時候,他感念先君宣公的德行,又把君位還給了宣公一係,並且在臨終前把侄子托付給了大司馬孔父。嗯,這位是孔子的先祖。】

【他說既然兄長是因為他賢能選他做國君,如果他隻想將君位獨占在自己這一脈下,不就意味著他不賢,而兄長選錯了。所以他要把君位還給兄長的兒子,也確實這樣做了,甚至還讓自己的兒子公子馮留在鄭國作為避嫌。】

【從整個時代的繼承權紛爭來看,宋宣公、宋穆公這對兄弟,毫無疑問稱得上是美談。尤其從現實來看,也很難找到陰謀論的餘地,可以說十分難得。】

【可惜,美談的開端並沒有得到一個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