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醫療技術不發達,我在床上躺著也不是個事兒,所以便穿戴好服飾,走出了毓慶宮。出了門才發現紫禁城裡的嬪妃、奴才雖然多,但是都是天天跟在主子身後,諾大的紫禁城很安靜。
我獨自一人低著頭沿著彩石路麵慢慢向前走去,甬路是用不同顏色的卵石鋪砌而成的圖案,這個是人、這個是牡丹、這個是戲劇中的……我邊走路邊觀賞這些圖案,也是另外一種享受。
脖子低酸了,我又抬起頭打量周圍的環境。玲瓏彆致的小亭子,造型纖巧秀麗不說,東西還是對稱的。浮碧和澄瑞橫跨在清澈的水池上。看來禦花園真的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漂亮的,既有形狀各異的石頭,又有四季長青的樹木,花朵也在競相開放。華麗中卻又顯出古代特有的古樸彆致,令人窒息的美,難怪宮裡的每個人都希望做賞花之人。
到古代已快十年,內心深處還是不肯承認自己已經熟悉周遭的一切,隻是不停幻想著某天再回去。
四周都沒有人,靜得就好像我自己也不存在一樣。我走到湖邊蹲下,直直地看著水裡“嫣然”的倒影,還是那麼美,不可尤物。水裡的人似乎不是很開心,身上散發著淡淡的憂愁,我腦海中忽然劃過花木蘭的影子,她在替父從軍前,也曾在湖邊觀看自己倒影時,當時的她也是和我一樣的憂傷。
“看看我不是爹娘身旁的乖女兒
難成溫順新娘
我不願為出嫁裝模作樣
可若是違背家族禮教三從四德
定會使全家心傷
那是誰家姑娘
在凝眸將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