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劇種鑒賞 相關網課筆記……(1 / 2)

雜集 老老鼠 4786 字 10個月前

戲劇音樂有兩種音樂體式:板腔體音樂和曲牌體音樂

昆劇是我國最古老最寶貴的戲曲劇種

東路秦腔 同州梆子

西路秦腔 西府秦腔

中路秦腔

江湖二十四本

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

三滴血為易俗舍範紫東所作,取自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三滴血》中的晉信書(此戲中的戲膽)形象>於固執的形象

川劇被譽為中國戲曲的縮影

川劇的特殊藝術形態,與湖廣填四川的曆史人文背景,有直接的關係。

川劇高腔有曲牌有200多條,一般分為10個類型。在川劇的腔中具有主體地位。

川劇中彈調位列第三

川劇高腔是中國戲劇高腔中最複雜,形式最豐富,戲劇功能最完善的,發展水準最高的一個分支。

川劇高腔是高腔係統中結構形式最複雜,表現手段最豐富,戲劇功能最完善,發展水準最高的一個分支。

高腔分幫腔和領腔

川劇藝術風格:悲喜交融,悲寓於喜

《拉郎配》川劇中的經典戲劇

川劇率先打破了極左路線的禁錮,恢複了傳統戲的演出。

1978年,出現川劇觀演高潮,至1981年,傳統川劇再次步入低穀。

粵劇成熟於嶺南地區。

文化視野,濃鬱的中華民族的族群個性

1852年,粵劇班社鴻福堂到舊金山演出。

粵劇是海外流傳最廣的戲曲。

潮州人潮劇客家人漢劇

粵劇是繼昆劇以後第2個獲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戲劇劇種。

“排場”是粵劇中極具表演張力與彰顯行當特征的演出形式

粵劇《三娘教子》在三三二二的基本詞格上,將部分語詞重疊唱出。

粵劇現代戲:《山鄉風雲》

粵劇著名表演藝術家馬師曾是醜這個行當的傑出代表

《柴房訴恨》唱段中既有南音,又有二黃。

《搜書院》一開場使用了實景推進的方式。

湘劇的第一次文字記載出現於1920年的《湖南戲考》

辰陽戲屬於低腔

低牌子曲調典雅,用嗩呐伴奏。

南戲最遲在1472年傳入湖南

湘劇低牌子劇目,現今僅存十幾個劇目。

“彈腔”屬於“板腔體”音樂

湘劇四種聲腔:高低昆亂

湘劇聲腔體係中包括高、低、昆、亂(成主導地位,後來居上,占湘劇80%)四種體係。

1949年後,湘劇形成了“以高腔為主,高、彈結合”的聲腔格局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湘戲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抗戰時期,湘劇由鼎盛走向衰落。

湘劇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湘劇傳統劇目大體分為:連台大本戲、整本戲、折子戲、小戲。

1976年到2016年間,新編的現代戲、曆史故事劇多達60餘出。(湘劇)

將湘劇第一次搬上銀幕的是電影《拜月記》。

唐伯華在扮演刖足後的孫臏時,將生和醜兩個行當融合在一起

戲曲藝術功夫為:氣、麵、身、心

湘劇正南路三眼由彭俐儂所創(即由一板一眼變為一板三眼)

湘劇四大流派:

1.吳紹芝是“紹派小生”的開創者。

豫劇慢板有金鉤掛,反金鉤掛,迎風板和慢板等。在豫劇板式中,慢板擅長敘事和抒情。

豫劇《花木蘭》的編劇是常香玉的先生陳憲章和王景中

開封被稱為中國戲劇之都。

樊粹庭被稱為“現代豫劇之父”。

樊粹庭對豫劇音樂的改革:從原先的月琴和三弦音弱,再增加山東梆子的板胡,後又再增加二胡,後再增加西洋樂器。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

豫劇最早成形的腔調,即它最早的母調是祥符調。

粵劇是由十大行蛻變為六柱製

李樹建是著名的豫西調的傳人。

《朝陽溝》是第一次用電影化的視覺效果進行布景的豫劇

《梨園春》欄目是1994河南台創辦的

“京劇”一詞被首次使用是在《圖繪伶倫》一文中

1949年後,戲劇屆統一稱國劇,平劇為京劇

魏長生:秦腔

楊蘭春的代表作之一是《朝陽溝》(豫劇)。

徽班三慶班高朗亭旦角男扮女《日下看花記》表演過劇目:傻子成親

“諸腔皆備於我”全能戲班

漢調戲班孕育於湖北

徽漢合流 京劇

京劇的第二大重鎮是上海

戲改方針是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三改政策是改人、改戲、改製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

上海京劇流派被稱為海派,又稱南派、外□□;北京京劇流派被稱為京派,又稱京朝派

京劇音樂有四種板式:快板,慢板,原板,散板(這四個板式都是以原板為主的)

反調主要有反西皮和反二簧

譚鑫培創造出了快三眼(在演出《洪陽洞》的時候)

京劇文場裡的主要樂器:京胡,京二胡

京劇的樂隊一般稱文武場,弦樂、管樂部分為文場,打擊樂部分為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