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空的生意很好,她嘴甜又有分寸,這裡住的又是些沒有磁力的普通人,氣候惡劣起來很難熬,難保不會有個小風寒什麼的,多是一些買過的熟客回購,來為幾月後的降溫做準備。
很快交易就結束了,謝空的端腦進賬了,這是她在二手商手裡淘來的舊款,出手的人沒用幾天,嫌棄這個款式像老人機,謝空卻覺得不錯,有基礎的搜索功能,能支持她收付款,半價買的九成新,很是劃算。
這個貧困的地方,也出過一些巫師和異能者,巫師用饋能,異能者擁有天賦,技能是他們能力的具現。
這些人的體質會好很多,有五花八門的技能,天賦和饋能隻是能力的不同稱呼方式,本質的不同是由力量循環支撐的方式的不同決定的。
提升的方法多是經驗提升法,就是熟能生巧,運用能力也有要求。
八歲以後身體裡有磁力的會覺醒天賦,多樣,數據,生活,戰鬥等等,有可能產生分支,與基因鏈或許有關聯,現在的理論研究結果傾向於它是基因的禮物。
有天賦的人可以登記為能力者享受更多的社會福利。
大部分人都是青年時期覺醒能力,這個時候的身體素質增長最快,體內的能量循環能跟的上能力的使用,不容易出差錯,是覺醒的黃金期。
巫師群體認為饋能是偉大的神明的饋贈,能幫助巫師擁有更好的觀察學習能力,技能多與自然,時間,空間,神學有關,能否成為巫師和年齡無關。
巫師們會習慣性的禱告,據說是除了經驗提升法外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方法;一位植物係饋能的巫師曾經這樣雙手合十:啊我的神啊,讚頌你,今天的大蔥炒豬裡脊太美味了,一段時間後種大蔥可以超級加倍——《星際奇聞異事報》。
這是之前米裡姆太太說給她聽的。
也有傳聞說一些孩子一兩歲就能覺醒,謝空當然也幻想過自己能有一個炫酷的技能,巫師也好,異能者也好,最好是偏向點石成金的那種,這樣也不用苦兮兮為生活費發愁。
覺醒後星際地位也會上升,能接觸到更多的資源,謝空其實更希望自己能成為巫師,能去巫師協會注冊,家裡的兩個病人看病的事情就有著落了。
謝空人窮誌不短,八歲的早班車她沒搭上,這兩年是黃金期,很是注意營養的攝入,一餐能吃兩個餅子,她倒是長個子了,覺醒卻還是沒影的事。
其實全星際還是普通人比較多,每年他們這個星區也會有十來個少年少女覺醒,通常星際聯合大學會向他們拋橄欖枝。
在學校裡他們能係統的學習磁力和星力的使用方法,技能的運用,最主要的是畢業了能分配工作。
巫師和能力者的薪酬絕不會低,特彆是正式在協會注冊登記的巫師,屬於稀缺人才,和能力者的比例大概是1:9的程度。
謝空見過衛生所值班的巫師,與其說是上班,她們更像是在做禮拜,有一天麗塔晚上高熱,那時候米裡姆太太剛去世,家裡連飯錢都掏不出來。
更彆說看病吃藥了,謝空急得拉著值班巫師的手,求著讓她先給麗塔看,診費和藥錢她一定能還上,她能幫忙洗衣服,能來衛生所乾一些雜活,隻求她能寬限幾天。
那段時間謝空連借高利貸都想過的,最後錢是巫師姐姐給她墊的,沒催她還,她現在能認識的兩味藥材也是那位姐姐教的。
後來每次采藥,謝空都把品質最好的留給她。
謝空就見過這一個治愈能力的巫師,之後她因為調崗去了彆的星區,謝空還加了她的端腦號。
她也猜想過,是不是巫師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神性。謝空自認為自己這個性格成為異能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異能者和巫師雖然體係不同,但是同樣大多數是為星際聯會效力。
除去流浪巫師和一些沒被招攬的異能者之外,其它都是登記在冊的。
磁卡就是巫師和異能者的技術結合產生的,巫師用星力建模,每有一種新事物都需要一種卡樣,磁力將產品禁錮在卡內,這是最簡單的物品磁卡。
還有與基因共鳴的磁身份卡(繪製時需要提供基因鏈),居民在十六歲時能領到星際會免費發放的磁身份卡。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磁卡並不普及,可以說是上層人的便利,雖然大多數磁卡並不是一次性的,但每一張都需要巫師手工製作,但是想開啟一個新時代的變革,需要普遍的運用磁力,星際會向巫師聯會下發了文件,要求一個巫師每天要按時上交要求的200張,並且打卡!
不想再踩縫紉機了!
有一位女巫這樣抱怨後,奮起發明了星卡批量自助儀,開啟了批量生產的新世紀。
隻需要巫師們每月向當地星會的儀器輸入一定量的星力即可,可以滿足部分生活磁卡的製作需求,仍舊有一部分複雜的磁卡需要定做,陸續也有工廠實現技術突破,可以機械生產。
普通人現在也可以在星際會領到身份磁卡,電子貨幣磁幣作為流通手段,謝空還沒有磁身份卡,有了磁身份卡就可以進星際圖書館看書,它是獨立存在的共享式圖書館,沒有實體,有端腦和磁身份卡才能進。
“歌頌吧,不乾苦力活,爭當技術猿!”——《星際巫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