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四妹問龍乞棄,鄧紫光怎麼在瞎燈瞎火的時候分得出她和龍乞棄的區彆,鄧紫光不告訴她,於是她就問龍乞棄。龍乞棄說是因為你有胡子,我沒有胡子。莫四妹說你白得象病貓一樣,我的頭發比你的黑,我哪有胡子呀?哄我,你瞎說的。
鄧紫光沒有等來蒙再來的船,卻等來了粟漢堯和粟英,還帶來粟猛那隻隊伍的百餘人。
原來,蒙再來離開時身體不適,乘船到懷遠,改小船到了廣藍圩,騎馬隻要一個時辰就到了鄧紫光的招撫使衙門。他找到粟英,讓粟英給他看看病。粟英說他傷風有些日子,你這病是怎麼染上的?
蒙再來:你不問,我差點忘了。我正想要告訴你呢,主公入犵狫山與犵狫鬥刀,勝出之後,與之結款,讓我趕回懷遠買了豬羊,於是路上受了風。這麼大的喜事當然先要告訴你和你爹呢。我那漢堯兄弟呢?
粟英:在屋裡頭呢,哪凱沒克,二邊可有人受傷了沒有?
蒙再來:沒傷,沒傷,我們隻去二十人,打了四場勝三場。
粟英說你這病可用本地草藥下猛量治。
蒙再來問如何個猛量。粟英笑說多用羌活,也叫曲藥,與紫蘇、獨活,荊芥、防風各二錢,每天三次,乘熱喝,連吃三天,自會沒得事。
粟英立即想去犵狫山,粟漢決定陪她去犵狫山,讓粟猛留守大寨。蒙再來走通了新的水路,對交通不便的山裡人十分重要,結款這麼大的事,作為下藍山土民第一姓,粟漢堯必須親自走一趟,也是出於對對紫光和蒙再來的支持。粟漢堯一般不輕易離開下藍山,好不容易出來一會,又有蒙再來要陪老哥走一遭,於是兩人一同為犵狫山準備了各種禮物。
由於帶了上百人去犵狫山,需要有親善信使先行,於是就讓粟英帶著草藥先出發,出遠門需要有金米和艾草兩人,她倆是左右手,是眼睛和腳。女子出遠門總有些不安全的,還需要粟猛送到廣藍圩,從廣藍圩順流而下到懷遠,再從還遠請纖夫拉船進入勒古寨。
鄧紫光見到粟英到來,還帶了不少藥,準備幫犵狫山看診,便在營地內布置了診所,將醫幡懸掛起來。
夜裡鄧紫光被粟英趕出來了,她能識彆上數百種草藥,全靠用鼻子。她要鄧紫光去外屋與金米住,鄧紫光不答應,他將來要好好將金米嫁出去。
天氣已轉冷,山中以火盆放床下來禦寒,為了節約柴火,鄧紫光叫金米和艾草陪粟英住,自己最後去與檀公公同住。
很多人來看望粟英,金米負責接待,還要幫著粟英接待病人和抓藥。來就診的人也越來越多。
姑娘是來看望仡伶大醫——鄧紫光的老婆,小夥子們更多是來看金米和艾草兩小姑娘的。
見年青人多,金米拿出各種草藥讓大家識彆,並且將如何製乾,炮製的方法告訴大家。希望以後他們能學會采藥並保存,將藥賣給始安商行。
艾草本就常在九娘廟幫忙燒飯做菜,此時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向檀公公學習做精細的菜品。唯有鄧紫光無所事事地陪著粟英,直到粟漢堯與蒙再來進山。
蒙再來這次帶了鐵匠和銀匠進來,幫助犵狫山修理農具和製作銀器,鄧紫光讓蒙再來按自己提交的樣品做一批花錢出來,再置換當地婦女。花銀可以當耳墜,也可做項圈飾,發簪墜。但前朝的痕跡不合適出現,所以這批花錢與乞棄和四妹佩帶的不一樣,除錚亮些外,眼見的要粗糙些。
鄧紫光將犵狫山與下藍山結款的事向蒙再來與粟漢堯交待清楚,讓莫世雄帶領他們一同上山去看犵狫山造林千畝的現場。
蒙再來問鄧紫光準備付出多大的代價來幫助犵狫山,鄧紫光道一年六百兩銀子,三年千八百兩銀子,算上吃用,共計兩千兩銀。花二千兩銀子,結好一山二江,從此打開一條商路,值!
但這筆銀要蒙再來負責掙回來,犵狫山同樣有大量山茶、桐油,同樣最大的利益來源就是山中木材,僅此一項獲利不下萬兩。所以幫人要真心實意的幫,幫到點子上。他們去下藍山讀書的孩子,第一年不僅要免束脩,還要免食宿。俱體怎麼定第二年,用你們定。
鄧紫光告訴粟英自己將要與檀公公出山辦事了。粟英說你去吧,最好帶上金米,在路上照顧你,家裡有我爹和我哥,你放心吧。
鄧紫光道你真是亂來,金米命中有米,你讓她學藥,艾草命中有草,你讓她做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不要亂點。
粟英倔強道:我要讓她倆有錢有米。不靠你靠誰?粟娥不在,她倆就是我的親姐妹。
鄧紫光:你又亂了,是你的晚輩。我知道你和粟娥都對我好,我不會忘記。有空,我一定去給粟娥喊魂。成了吧?
見粟英不吭聲,便要與她親近,卻被她婉拒,要他找金米或者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