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被捶了 為忽必烈唱的酒歌……(1 / 2)

忽必烈道小子居然辦了三所學校?回頭我問問,如果是假的,小心你的皮。

鄧紫光想要回答,忽必烈已然轉身而去,鄧紫光連忙長揖,恭送陛下離開。

鄧紫光見皇帝身後跟隨的近侍走路都輕巧,聲音十分小,這才明白剛才皇帝並非一人過來。回頭見桑植還單膝跪地,雙手伏膝,以額抵掌背。鄧紫光便哎了一聲,皇上走遠了。我剛才用漢禮見陛下,有什麼不妥嗎?

桑植道我朝也是蒙漢分治,可汗是蒙古大汗,也是漢人天子,當然也接受漢禮於漢人,豈可讓漢人行蒙古之禮法?若與周禮不符,又如何爭得天下人心?

鄧紫光和桑植用過早餐後便要離開大元皇帝避暑行在,走出十多裡後被人追上來,皇上要他們回去。

忽必烈正在喝酒,叫鄧紫光他們坐下來一起喝些。忽必烈問桑植小子,為什麼跑這麼快?

納陳桑植:我們本來找答剌麻八剌喝酒,隻是沒想到他居然沒來,我們回轉去找他。

忽必烈又問鄧紫光:你又為什麼跑那麼快?

鄧紫光:我怕皇帝陛下。

忽必烈:你我初次見麵,你怕我什麼?

鄧紫光:為人臣,敬天畏君,如見親長,來自於自幼來來的敬畏。我怕陛下考我功課。

忽必烈笑道:進士入我朝多有人在,但凡有真才實學都,何需怕人考?你是我見過最年青的進士,也是唯一不要俸祿在邊陲治理小邑的年青人。你昨天說到阿裡海牙把你推出來,我才想起他才上過一本軍史,這是大元軍隊有史一來的第一本軍史。我倒是沒注意是誰寫的,隻知道是阿裡海牙與一個陌生人寫,今早一查,果然是你這小子。

鄧紫光:沒有啦,其實我隻是代代筆而已,都是他們自己的親曆,與我關係不大。

忽必烈笑咪咪地:做男人功勞與罪過都要擔,是你的就彆跑,尊長的賜予不能推辭,尊長的責罰要領受。聽清楚了?那阿裡海牙老了,講講故事還可以,在文章上謀篇布局,轉承啟合,總結經驗教訓,他一抺黑。你雖然能寫,卻加入了個人感情,為了自己的好惡,假借崔斌的詩來誇對手,又用史格和阿裡海牙的詩來為崔斌打掩護。

鄧紫光抬頭望著大元皇帝陛下:還請陛下恕罪,如果讓我重寫,我可能還會這樣寫,忠臣孝子永遠是我的楷模,崔斌對他們的謳歌出於赤誠。如果因我用了他的詩導致他身陷囹圄,我願以身代罰,乞陛下開恩釋我兄長之罪。

有人喝斥鄧紫光大膽,你在要脅陛下。

鄧紫光戲情來了,臉上通紅,雙目含淚,懇求的目光看著忽必烈:懇請陛下不以詩文入罪崔兄,一切責任均出於我。

忽必烈愣了一下:我什麼時候說要因此責罰崔斌?

鄧紫光也傻了,這戲要砸了?矯情了?

幾個孩子在門帳後探頭探腦,忽必烈向他們招手:魏王,來來來,帶你們的弟弟過來。

四個孩子,魏王九歲,其餘大的六七歲,小的三四歲,忽必烈從桌上給孩子們割肉,又向鄧紫光舉起酒杯。鄧紫光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再坐下去不是個辦法,鄧紫光與桑植告辭,忽必烈說今天彆忙著走,明天一起回去。

晚上,內侍過來請鄧紫光兩人去大帳吃晚飯,大帳中燕樂不絕,舞影娑娑,有漢家舞樂,也有蒙古人的聲樂舞。

更有樂女挾著香風陣陣上來勸酒,含情巧笑,顧盼生輝。鄧紫光起身相謝,以袖掩杯,略略喝些以示誠意,再三感謝。

鄧紫光每回都淺嘗輒止,不受彆人觥籌交錯的影響,一舉一動儘顯隨意,絲毫不見拘謹,卻中規中矩,謙謙君子風範。引得在坐的小孩子們都關注到他。

見鄧紫光不能儘興飲酒,有姑娘從鄧紫光身後為他斟酒,吹氣如蘭地要與鄧紫光對飲一杯,鄧紫光依然隻是淺淺抿一下而已。

見忽必烈向鄧紫光招手,鄧紫光捧杯上前,忽必烈問:你自許為蠻子,為什麼我請你賞樂舞,飲美酒,你卻如此小氣?

鄧紫光:回稟陛下,此宴對陛下而言是家宴,對紫光而言是公宴。紫光自幼被父兄教導吃要有吃象,不可象個餓獠鬼,三杯兩杯不少,意思到既可。千杯萬盞不多,不醉為好。但如若是朋友三四相聚,則應儘歡為好,還請陛下見諒。紫光在此敬陛下,祝陛下得長生天庇佑福與天齊。

忽必烈:慢著,給他換一個金杯。

內侍給鄧紫光換一個巨大的金杯,鄧紫光雙手捧起了金杯,這酒真讓人著力呀。這時音樂停了,人們看著鄧紫光,他苦笑,開口唱起了跟紮剌台學起的歌:

南方飛來的蠻子捧起了金杯

賽勒爾外冬賽

端起這盛滿美酒海碗大的金杯

賽勒爾外冬賽

隻為祝福蒙古可汗漢人的皇帝

賽勒爾外冬賽

太陽帶來光明和溫暖恩澤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