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府 肖歸道:“我確實一開……(1 / 2)

肖歸道:“我確實一開始就沒打算相信他們想讓我去掌控肖家軍的鬼話。”

“我就說,當初聽起來就覺得奇怪。那你可有……”

“他們想做什麼我確實沒有證據,但是說到底,目的卻隻有一個。所以,這件事倒也不難,至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他說著又頓了頓,搖頭道:“難得休息,咱們不說他們了。”

黛玉抿了抿唇,她能看得出來,肖歸其實還是有所隱瞞,但他既不想說,她便也不再追問。

到了南安太妃七十歲壽宴那日,林家四人,除卻林如海照常公乾以外,餘下三人均早早往南安王府而去。不過,朝中文臣武將界限向來分明,今日南安王府所延請之人多為老牌勳貴之家,亦或是武將之家。而林家雖是勳貴傳家,但其實早已轉型,且林家跟緊並不在京城,同南安王府的關係不算親厚,趙敏同黛玉今日來榮國府,亦主要是因為賈家的關係。

也是因此,今日宴中之人,同齡人中,除卻史湘雲外,幾乎沒有黛玉所熟識之人。

不過,許是因為此次為南安太妃壽宴的關係,各家閨秀也並未如其他宴席中般散落在各處說話,反而多數都規矩地坐在了自家長輩身邊的矮凳上。甚至,規矩得有些過分。

黛玉看著那些姑娘的舉止,感覺有些詫異。她微微仰頭,看向趙敏,眨了眨眼,無聲發問。但卻隻看見趙敏放下茶杯,揉了揉自己的頭,眼睛裡都是促狹,但仍未同她說什麼,隻是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

她更加納悶,欲要再問,卻已聽到世子妃請大家去園中入席的聲音。黛玉不得不同趙敏分開,隨著各家的姑娘們一同坐下。

“林姐姐。”史湘雲自坐在了她身邊,“剛剛都沒得閒和你說話。”

“太妃是今日的壽星,雲妹妹多陪陪是正理。”

史湘雲似想要聊些什麼,但又麵露猶豫,隻最終還是低聲道:“其實今日的宴席也不隻是為了太妃娘娘過壽,林姐姐你知道罷?”

“嗯?”黛玉剛剛未從趙敏處得到答案,如今聽得史湘雲提起,便自問道:“還有什麼事?”

“表姑母竟沒同你說嗎?”

“……”她此時更加確定趙敏果然少告訴了她些消息。

“是這樣……”

“你們在說什麼?這般小聲,難不成是在說我們的閒話?”

他們二人同時抬頭,看向左側,卻見說話之人不是彆人,而是黛玉在金陵曾有過一麵之緣的甄家三姑娘,名叫甄雨桐者。

史湘雲看了她一眼,自覺並不認識,應是剛來京城之人,不知底細,故而,雖然覺得她的話刺耳,卻也不願多惹是非,隻是回道:“不過是幾句話罷了。”

“事無不可對人言。若不是說了我們的閒話,為何不敢說出來?”

“你怎麼!”

黛玉拉了下她,看向甄雨桐,笑道:“怎麼彆的姊妹們不著急知道我們所說為何,偏偏甄姑娘這般在意?難不成是有做‘不可對人言說之事’?所以才怕人議論?”

“你!簡直是巧舌如簧、顛倒是非!難不成你們林家就定要和我甄家作對,連你也要和我作對不成?”

“妹妹不懂甄姑娘所說作對之事為何,隻是今日眾人來了此處,是為著給南安太妃賀壽,甄姑娘若還如同在金陵之時一般逞口舌之快,怕是不大妥當罷。”黛玉笑了笑,輕輕指了一個方向,道:“甄姑娘的聲音若是再大些,那邊可就要聽見了。”

“你……”她囁喏著,終究沒有再說出什麼來。

“戰火”平息,史湘雲也好似不在乎剛剛甄雨桐所說之話,反而繼續湊到黛玉身邊,悄聲道:“你知道府上的安排了?”

“我不知道,猜的。”

黛玉那日和肖歸閒聊時,曾聽他提起過,南安王的小兒子,名叫霍煜,從小被其祖母養在膝下,如今年十六,尚未定親。她初時並未聽趙敏叮囑過自己什麼,但看著這些閨秀們的表現,還有史湘雲欲言又止的態度,便也可以猜出七八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