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戶部、禮部三部尚書接連上奏哭窮,既有現實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現實來說:國庫的最大收入來源是朝廷專營生意,官鹽、官鐵等,還有田賦、人頭稅、商業稅等各種稅收項目,收入不算少。
近些年受天災、戰亂影響,國庫盈餘不多,又遇上今年的賑災和貪汙,前後砸了六百多萬兩進去,頓時有些捉襟見肘。
主觀來說:他們想通過哭窮的方式引起楚嫿和係統的好奇心,通過一人一統的談話得知前朝寶藏的線索,儘快挖掘出來充盈國庫。
沒想到他們商量好了,準備好了,係統不按他們設想好的路走。
楚嫿:【國庫的窮是眾所周知的,暫且不說。】
皇帝:???
百官:???
怎、怎麼就暫且不說了?!
有些性子急的文臣武將已經忍不住,想開口把話題扭轉回來了。
就在這時,他們聽到楚嫿滿是好奇的疑問:【皇帝的私庫也沒錢了嗎?】
百官:嗯——???
好像也沒那麼急,你慢慢說。
皇帝坐在高台上,將下麵文武大臣的諸多表情與小動作儘收眼底,尤其是他們聽到“暫且不說”時的焦急,聽到他“私庫沒錢”時的興趣盎然。
這就是大盛朝的股肱之臣啊!一個個的都想看朕的笑話!
係統沒有第一時間回話,顯然是跑去挖瓜吃了。
楚嫿也不急,上朝如此無聊,等等就是。
皇帝現在還不是很確定係統的能力究竟有多大,想通過這件事試探一下係統的能力,又怕楚嫿和係統將他私庫沒錢的事宣揚得人儘皆知。
“國庫不豐一事,眾卿有何提議?”
頂著被所有人知道“皇帝窮”的風險,他也要把話題扭轉回來!
國庫的收入來源就固定的那麼幾個,大臣們隻能從現有的幾個之中想辦法。
有人提議:“增發鹽引。”
大盛的鹽是朝廷專營的,也就是俗稱的官鹽,朝廷缺錢的時候會增發鹽引,鹽商購買鹽引,再通過鹽引去鹽場取鹽、販賣,是比較常規固定的手段。
正因為熟悉,也知道增發鹽引能帶來的確切收入和國庫現狀,有不少官員同意與附和。
“臣讚成。”
“臣附議。”
“不行!”戶部侍郎反對,“四年前剛增發過一次了,再增發,你們準備發多少?你們以為那些鹽商是蠢貨嗎?”
係統吃完瓜回來就聽到這一通噴,見到戶部侍郎噴得滿臉通紅,整個人都快被氣瘋了,其他人有意見還不敢反駁的樣子。
【嫿姐,這是怎麼了?】
楚嫿:【就我哥沒被搶劫那一年的事。】
係統:【嗯嗯,後來呢?】
楚嫿:【你不是能自己吃瓜嗎?】
係統:【搜索也是要瓜能的,我能吃現成的,為什麼要再花費瓜能?】
楚嫿:“……”你說得好有道理。
本來還氣得吹胡子瞪眼的戶部侍郎,聞言一怔,原來係統並不是什麼都知道的。
百官們各懷心思,這樣的話,他們有不少漏洞可以鑽啊。
楚嫿解釋道:【那一年,年還沒過完就收到北邊雪災的消息,國庫撥款賑災,組織後續重建工作。剛喘口氣,暴雨一來造成洪災,國庫又撥款賑災,重建家園,建設堤壩。天氣越來越熱,這邊旱災,那邊台風,這不又又又得花錢?】
係統倒吸一口涼氣:【錢再多也禁不住這麼花啊。】
皇帝和百官們默默點頭,就是就是!
皇帝再英明神武,大臣們再會省錢,也禁不住處處都要錢還要得那麼多的花法啊。
楚嫿接著道:【天氣如此極端,很多百姓命都沒了,誰還顧得上種地?旱的旱,澇的澇,糧食收不上來,還得交田賦、人頭稅,為免民間出現易子而食的慘劇,大盛看著一個子都擠不出來的國庫,隻能捏著鼻子增發五百萬張鹽引,注意,這是增發,也就是說在原來的基礎上加的。】
【一張鹽引兩百斤鹽,這一下增發出去了整整十億斤鹽,大盛各地鹽場一年隻能產出兩億斤鹽,相當於把未來五年份的鹽提前賣出去了。鹽商買鹽引是為了做生意,誰願意錢都花出去了,要等這麼久?】
【當初為了把那麼多鹽引賣出去,他們把三十六計都用上了,雖說解救了無數平民百姓,他們也儘量找資產充盈的大鹽商了,儘力減少影響,但十億斤鹽實在太多,大鹽商有自己的消息來源,不願意買那麼多,就有不少小鹽商來買,後來在各種因素下家破人亡。】
皇帝和百官都沉默了。
他們中有人沒想到楚嫿一個閨閣女子對朝廷之事這般了如指掌,也有人覺得楚嫿說得清晰明了,甚至有幾個腦子不太靈活的武將聽完後露出“原來戶部侍郎是為這個生氣啊”的表情。
係統聽得歎氣:【他們是為了救更多的人,也已經儘力了。】
整個朝堂那麼多人沉寂了那麼久,再沒人說話,楚嫿和係統可能會察覺不對。
官員們互相使著眼色,有人提議:“增發茶引。”
楚嫿:【換一隻羊薅。】
皇帝:“……”
百官:“……”
咳咳瞎說什麼大實話呢!
接下去,官員們就如何增發茶引一事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