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後,保成才知道那一日為何天家兄弟全都聚集在慈寧宮——
原是為了商量立儲之事。
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剛滿一周歲不久的保成擁有了一個新名字——“胤礽”。
從這日起,他不再是無憂無慮的保成阿哥,而是大清朝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太子。
曆史的軌跡並沒有改變,胤礽心裡曾經那點不切實際的奢望,終究成空。
冊立太子的那一日,慈寧宮上下一片歡欣。
雖然隻是明旨冊封,尚未舉辦正式的大典,但大家已經改口喊太子,對待胤礽,愈發的恭敬了。
太皇太後抱著盛裝打扮的小太子坐在上首,受了以蘇麻喇姑為首的慈寧宮的奴才們的大禮,然後替小太子賞了所有人。
待人都散去後,太皇太後方才低頭看向懷裡悶悶不樂的胤礽,問道:“怎麼啦,我的小太子,怎麼一點都不高興呢?”
胤礽抓著太皇太後的衣襟,將小臉貼在她的胸口。
太皇太後的心跳比往常要快,可見她是真的興奮的。
“烏庫媽媽,很高興?”胤礽反問道。
太皇太後摸著胤礽的小腦袋:“是啊,烏庫媽媽很高興。從今日起,大清朝有了太子,便有了未來,不止烏庫媽媽高興,天下的臣民,也為太子高興。”
可他,不高興。
胤礽低下頭,不讓人看到他眼中的擔憂和畏懼。
從未登上過太子之位的人,都會對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無比憧憬,他們都覺得,隻要當上太子,就等於未來君臨天下。
可如果他們也像他一樣知道曆史的結局,還會想爭嗎?
但凡他如今是任何一個其他的阿哥,他都有信心改變自己的結局,畢竟隻要他躺平不爭,抱對大腿就可以了。
可他偏偏是胤礽。
成為太子已經是既定的事實,而曆史上胤礽的悲劇,從不是因為胤礽本身有多不好,而是因為他在不應該的時間處在了不應該的位置上。
胤礽不是朱標太子,而康熙也不是明太祖,康熙給不了胤礽無私的父愛,總有一天胤礽的存在會成為康熙的眼中釘,唯有拔之才能後快。
到那時,一個廢太子又能有什麼好下場呢?
最好的也不過是一生圈禁罷了。
而他能做的,除了想辦法給自己爭一塊環境好些的圈禁之地以外,還有彆的出路嗎?
胤礽想了太多太多,多到尚未發育完全的腦容量徹底過載,昏死在太皇太後的懷中。
初立太子的當日,小太子就突然昏迷不醒,可嚇壞了宮裡的所有人。
康熙第一個反應就是有人不滿立儲,對胤礽下手了,但慈寧宮上下全都審了一遍,也沒發現什麼異常。
而太醫也說,太子隻是太累了,才會昏睡不醒。
可一個剛滿周歲的小團子怎麼可能會累到這種地步呢?
康熙不信,換了一波又一波的太醫,所得的結論卻沒有任何分彆。
胤礽這一睡,睡了整整兩日。
康熙心急如焚,本就不滿康熙立儲的宗室更是不斷施壓,認為康熙此舉有違祖製,才會令太子蒙難。
在各方的壓力下,康熙不得已將皇堂子裡的薩滿請進宮來,薩滿法師在慈寧宮內查看了一圈後,稟道:
“皇上,慈寧宮乃孀居之所,陰氣盛而陽氣稀薄,於太皇太後有益,但於太子而言,則陰陽失衡,故而陰氣入體,才會疲累異常。不若將太子遷往宮中陽氣最旺之地,即可解此劫難。”
薩滿不像佛道那般講究靈根悟性,其實薩滿本就是“知者”的意思,薩滿巫師亦不是比彆人多了什麼大神通,而是更有經驗、知識和智慧。
薩滿亦是醫者,他自然能看得出胤礽並無大礙,但康熙請他進宮,絕不是為了聽他說跟太醫一樣的結論,而是要他給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宗室對立儲的不滿,薩滿法師早有耳聞,所以他順從康熙的心意,直接給出了康熙最想要的解法。
果然,康熙大悅,一邊命人即刻將胤礽遷到乾清宮去,一邊對薩滿法師道:“法師果然有大智慧!若太子痊愈,朕必會親至堂子月祭,告慰先靈。”
薩滿法師功成身退,領著豐厚的賞賜出宮去了。
隨侍的小童恭維他神力通天,他卻是不屑一笑:“什麼神力,我亦是凡人,哪來的神力!佛道驕矜自傲,總覺得他們的滿天神佛能渡世人,可卻不知真正能救萬民的是皇上,是太子!天下已定,帝星光芒萬丈,無人可擋,我等凡人,趨大勢即可。”
懂得趨大勢的,遠不止薩滿法師一人。
得知康熙將胤礽遷回了乾清宮親自撫養後,索額圖立即聯合支持革新的朝中大臣,上書讚頌康熙舐犢情深,言太子感念親恩,必將得龍氣庇佑,定無大礙。
康熙看過折子之後順手丟到一邊不予理會,轉身再回到寢殿裡的時候,正好看到胤礽醒轉過來。
“還真叫索額圖給說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