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
在那段注定悲哀的曆史之下,存活之人朝逝者也鞠了一躬。
此禮,敬犧牲。
自此便是——
山河無恙,逝者歸靈。
*
那一夜,荻花州的琉璃百合凋謝了。
它們為了此刻的歸離原,已然耗儘了一切。
而那最初燃燒的花瓣遺骸啊,隨著風,伴著月……
終是去往了神明逝去的北方。
*
多年後,璃月港。
一位中年男子在巷角邊的角落開了一家往生堂。
說來也是奇怪,明明是個搞葬儀的,卻喜歡四處醫人。
每當有人問他為什麼來做葬儀這行的時候,他隻是透過窗戶,看向遙遠的北方。
在沉澱的回憶裡,他輕歎道:
“職責如此。”
*
月明星稀,一位身披灰色舊鬥篷的俠客坐在一塊倒地的木樁上生火,他身邊還跟著一位埋頭看書的少年。
“你這小子,彆整天看著你那寶貝書啦,快來幫忙生火!”
“師父,這你就不懂了吧,常言道……”
“書中自有黃金屋是吧,聽得耳朵都出繭子了。”俠客不滿地嘟囔著:“你這小兒,兩手健在還要我這個獨臂師父來生火。”
“您這獨臂,耍起劍來可比我這個兩手健在的強多了。”
兩師徒就這樣邊聊邊生火,最後那一簇火苗終於生起了。
見狀,俠客慌忙把準備好的柴火堆上去,那火苗也在愈來愈多的木材中,越燃越旺。
而後,他兩手靠在大腿上,看著那跳動的火焰似乎想到了什麼。
他想要開口,卻終是沒說話。
良久,他悶聲道:“你師父我啊,以前還想著建個大門派來著,後來因為很多事情發生的太快,就沒建成……”
少年在一旁聽著自家師父發牢騷,目光卻一直停在自己手中的書上,他像是敷衍般地應道:“嗯嗯,所以師父你那個門派叫什麼名字?”
“取什麼名字,又沒建成。”
“那您不取名,就我來取好了。”
說罷,少年“啪”的一聲合上書籍。
風中傳來他自信的聲音,一如當年年輕的俠客。
“——就名古華吧。”
*
*
新月軒門前,說書人正在講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
"咱們今天啊,先不講岩王帝君。來講一位大家都曉得的真君。"
他先是輕搖扇子,而後抬手一合,便將那遙遠的故事緩緩道來。
"有傳言道,千年前的璃月曾有一株琉璃百合在夜間化形成仙……"
此時,人群裡有位孩子嚷起來。
那是一位小女孩,眼中正閃爍著知曉的驕傲。
“我知道我知道,那是曇憐靈引真君!我母親說,要不是這位仙人犧牲自己,歸離原到現在還是孤魂遍野呢!”
她身邊的母親聽到這話,隻得揉了揉女孩的小腦袋,無奈說道:“好啦,聽真君的故事一定要安靜,這是一種敬意,知道嗎?”
女孩聽話地不出聲了。
說書人笑著繼續了:“這位小友說的不錯,千年前那株化形的琉璃百合,正是曇憐靈引真君。
想當初,真君仙號未定,且未同岩王帝君簽訂契約,自然不必擔起仙人的職責,但她依然運用失傳之法,燃身化火,散邪祛魔以護璃月萬民……”
“……待魔神戰爭結束,眾人便尊譽她為
——曇憐靈引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