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宮 手指不期地被花梗的芒刺紮了一下……(1 / 2)

寶*******開 胡沙遠憶 3288 字 10個月前

“讓四哥去陪額娘?”胤祥無語。

“有何不可?我們走了他陪姑姑說說話總是可以的。”寶瓔不讓步。

胤祥苦笑:“好吧,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

“多謝十三哥。”寶瓔合手稱慶。雖然自己不喜歡四阿哥,但姑姑看四阿哥的眼神總是充滿柔情與無奈。寶瓔明白姑姑心裡的遺憾,當年她身份低微,生下四阿哥卻不能親自撫養,寶瓔願意用自己的努力去彌補。

轉眼到了五月份,皇上離京之前,總會到永和宮閒坐,陪德妃說說話。寶瓔知道皇上的這個習慣,早已準備好聖上喜歡的洞庭碧螺春,親手奉上。

皇上品味著茶水,道,“形美,色豔,香濃,味醇,寶瓔煮茶的手藝頗得德兒真傳。”

寶瓔恭順地謝過皇上讚賞,恭恭敬敬退到姑姑身邊。

德妃笑道,“賤妾當年的手藝實在拙劣,難為皇上您記得。”

“哪裡?當年德兒禦前奉茶可堪高手。”皇上講起當年的情形,眉飛色舞。

“然後呢?”寶瓔好奇地問道。

德妃略蹙眉:“越發沒大沒小了。”但眼底竟是關愛之情。

皇上並不為意,繼續說道,“然後呀,朕就把你姑姑接進後宮了。”

“就這樣?”寶瓔大失所望。

“就這樣。”德妃道。

皇上品了一口茶,道,“這次秋圍一去數月,你自己保重。”

寶瓔見屋裡不需要自己伺候,就帶宮女們退下,讓姑姑與皇上多說會兒話。

她站在月光下,為姑姑也為每一個相識或不相識的人祈禱著,希望大家都能獲得自己的幸福。

木蘭秋獮是大清皇室與蒙古王公一起參加的大規模狩獵,從政治角度看,這是帝王智慧的體現,以狩獵的方式追憶塞外生活籠絡蒙古各部。而對內,能讓八旗子弟時刻保持驍勇善戰的本色,戒除驕奢淫逸。

從京城到木蘭圍場有七天的路程,皇上帶著王公大臣、八旗子弟、後宮妃嬪乃至皇族子孫出行,隊伍浩浩蕩蕩。途中隊伍在熱河行宮駐紮。

寶瓔出行的身份是皇上的侍女,禦前奉茶,她看著李德全一臉善意給自己安排的這份差事,想著:姑姑,咱倆真是同命相連。

經過一天的勞頓,皇上已經有些疲倦,他斜倚在軟塌上,帶著西洋眼睛,依次批閱眼前的奏折。寶瓔立在一邊,她是頭一回看皇帝處理奏折,那時而嚴肅,時而皺眉,時而豁然開朗的表情,與永和宮那個談笑風生的他迥然不同。原來做皇帝是這樣的辛苦!

寶瓔不動聲色將桌邊已經涼了的茶換掉,這杯茶不管皇上動過沒有,到了一定時間就要重新換一杯。寶瓔這樣伺候了一個晚上,已經有些勞累,但看著皇上還是麵不改色看奏折,她隻能撐著,決不能輸給他!

寶瓔將用過的茶具拿到後堂盥洗,她支起小軒窗,鬆鶴清越風景秀麗,眼前更有白鶴起舞,寶瓔望著枝頭那輪明月,不知道姑姑此刻在乾什麼。

隨手把冰涼的茶水潑向窗外,隻聽見“哎喲”一聲,窗下有人!寶瓔詫異,心想著哪個不長眼的跑到這裡聽牆根來了,探出頭去,更是大驚。窗台下那與自己四目相對的正是太子。

寶瓔大窘,自己居然潑了太子一身水。她看看前廳,李諳達在萬歲爺身邊伺候著,暫時用不著自己,遂出了小門,走到院子裡,此刻太子正沒好氣地抹著一臉的茶水。

“太子爺,你在這裡乾什麼?想見皇上就進去唄。”寶瓔忘記了施禮,遞給他一條手絹。

太子接過手絹,擦拭著,“我就是怕皇阿瑪知道。當了三十幾年的皇太子,頭一回這樣窩囊。”

“你乾什麼壞事了?”寶瓔問道。在她眼中,隻有做了虧心事才會不敢見人。

“最近老有人參我的短,若不是四弟和老十三站在我這邊••••••我跟你說這些乾嘛?今晚的事,可彆告訴彆人,尤其是皇阿瑪,知道嗎?”太子囑咐道。

寶瓔估摸著時間,“我該進去了,太子爺放心,我不會說的。”

父子之間,有什麼事不能明說?犯得著這麼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嗎?寶瓔沒好氣地想著,想到太子那一臉茶水,更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