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的生意 莫不是自家的貨物還有一……(2 / 2)

還珠之立誌種田 可樂酸 3279 字 10個月前

到了乾隆三年,阿克敦聽說姚遠的父親有了個老來子,能夠延續香火了,那自是很替他高興的,送了不少禮物過去。

乾隆十年,姚遠的父親病逝,當時老爺子不在京裡,一時也沒得到消息。一直到了乾隆十五年,阿桂奉旨前往江南公乾的時候,阿克敦才讓兒子順路給這位老朋友送些禮物,卻不料到了此時才聽聞了這個噩耗。

姚家雖是旗人,可行為作風絕大多數都是依了漢人的習慣的,他的母親也是江南女子,漢軍旗的,出身書香世家,舞文弄墨是沒問題的,可是操持一家子的生計卻是犯了難,眼瞅著家裡是一天不如一天,自己卻隻能是日日哭泣毫無辦法。

姚遠此時也隻有十二歲,偷偷摸摸的和朋友想了些法子,掙了些小錢,好歹能夠讓母子二人都吃飽飯。

看著這個和自己兒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居然這麼懂事,阿桂立刻就決定等到了回京的時候,把這母子二人接上,在京裡安排個地方住下,也算是讓自己父親對救命恩人的遺孀和孩子能夠放心。也就是這樣,其實姚遠在十二歲之後,就差不多是在章佳府上長大的。

因為姚遠懂事,讀書也刻苦,很得包括老爺子在內的一乾人的喜歡,雖然是外人,可老太太卻也把他當親孫子一般疼愛。不過姚遠是老來子,身子不是多好,便也沒正式去科舉,加上北方氣候比較冷,姚遠經常頭疼腦熱的,在母親去世後守孝了三年,便討了一個粵海關的差事,離了京去了南方。

肖燕聽了這番話,微微的點了點頭,算是明白了,這位姚公子雖然不是章佳家的親戚,可是這可比一般的親戚要親,那位章佳老太太當成孫子一樣看的人物,雖然說家裡沒什麼其他人了,也沒什麼勢力,可到底算是名門之後,現在在粵海關有這麼個差事,即便不是什麼多有前途的職位,可他若真的有心,有章佳家幫襯著,想謀個更好的官職也並不難,怕是根本無心仕途才這麼混差事的吧?

想到這裡,肖燕笑了一下,問道:“說起來,姚公子是怎麼就和老太太說了來這事的?”

隨從搖了搖頭,“這個……我是個做奴才的,這種事我就不知道了,之前那些還是白總管特彆跟我交代,讓我跟肖姑娘您說的,怕是您不清楚姚公子的身份。”

肖燕點了點頭,說是怕她不清楚,可恐怕也是老太太心疼這個姚遠,想著怕她一時給耽擱了,還特彆派了府上的大總管跟來,想是要說明這個人的分量的。肖燕想到這裡,便也明白了,道:“我明白了,你就回稟白總管,這事我放在心裡了,不會誤了的。”

送走了這個隨從,肖燕想了想,取出了紙筆,簡單的記錄了一下要點,想著到時候真要說起了合同的事情也不能太隨便了。不過提起了筆了,肖燕才笑了下,這時代書信往來是需要時日的,那位粵商從廣州出來來京怕也是要一陣子的,眼下這事情倒是不急,不如先抓緊時間教著金鎖,也省得等柳紅出嫁抓瞎。

想著這些,肖燕又把紙筆收了起來,招呼了二冬一聲,便回了大雜院。

肖燕一回來,柳紅三個人立刻圍了上來。

“小燕子,到底出了什麼事?”柳紅關切的問道:“莫不是那位章佳老太太又要弄什麼東西了?”

肖燕搖搖頭,拍了拍柳紅的手道:“不是那樣的生意,不過到底是個大生意,說不準以後咱們的童趣齋還能做大些。”肖燕忽的一笑,這能出口海外的商品,要擱後世那可就是不錯的東西了吧?沒想到這小店還有一天能變成了跨國公司?

紫薇似乎看出肖燕的心情不錯,笑道:“看小燕子的樣子就知道是好事了,這還在年裡頭一天就有大生意,果然是個好兆頭!”

金鎖也點著頭,說了兩句吉祥話。

幾個女孩子便就著這個話題,聊起了過年之後的日子,聊著聊著,有轉到了柳紅的婚事上麵,盤算了一下日子,想著柳紅也快要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