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禁閉 同被封“和碩”……(2 / 2)

還珠同人之畫魂 歆* 3229 字 10個月前

綿憶卻是有意無意地說了一句:“畢竟皇上年紀大了,各位皇叔及大人們能包容就多包容些吧。”

八阿哥依舊嘴上不饒,順著道:“可不是,年紀大了,有些事也就不利索了。這今日一出,明日一出,咱折騰得起,他老胳膊老腿的可折騰不起。”

有心人聽了這話去,心裡有了計較。雖說乾隆比不得康熙爺和雍正爺,向來好大喜功,又死愛麵子,愛排場。可話說回來,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他心裡還是完全掂量著的。可近幾年,荒唐事做多了且不論,居然還不聽勸阻。據說前兩日,就因為綿懷的事,還罷黜了一個言官,可不是老了麼。

都散了之後,十二阿哥拍了拍綿憶的肩,輕聲道:“好小子,得了這樣的便宜,好歹也得請你阿瑪喝幾盅。”

綿憶說道:“其實這次能得個‘和碩’的封號,我實實業沒想到。不過好在這幾日我和額娘的功夫沒白下,看樣子倘若老爺子一意孤行,早晚得被朝裡這幫子老尤物逼下台了。”

十二阿哥嗤之以鼻:“一個扶比起的阿鬥,任憑老爺子怎麼蹦躂,終歸是沒人肯服的。”十二阿哥見周遭人多,便不再提及方才的事,他嘿嘿笑道,“今日好歹要讓你破一次血本,我聽說京城新開了一家酒樓,裡邊的酒俱是封窖百年之上的,今兒個我就瞄準那兒了。”

綿憶知道十二阿哥想來喜歡喝酒,哪兒有好久就往哪兒鑽,同十二阿哥處得久了,這癖好也學了來了。綿憶聽說封窖百年的好酒,忙不迭樂嗬:“這樣的好地方,哪怕掏淨腰包也是值得的。”

兩人約好辦完了衙門裡的差事就去酒樓碰頭,然後各自往府衙去了。

綿懷憋了一肚子氣去了府衙,其實官員們也是一肚子氣,各個都越發不待見他,唯恐避之不及。綿懷隻得了“和碩”封號,心裡雖不滿足,可想著這兩個字好歹也夠鎮壓他們了。他那裡知道“和碩”說好聽點是嘉獎,說難聽了,也不過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名堂。

他憑著授了封號,對兵部的官員一個頤指氣使,也不做事,隻一味地在旁邊指手劃腳:“怎麼說我也是皇瑪法親封的和碩貝勒,不管你們官銜是不是在我上頭,就憑我的爵位,看你們誰還敢在我背後捅婁子。”

大家都懶得去理會他,隻是自顧自做好分內之事,至於綿懷說什麼,他們聽過就算了。

同樣是嘉了“和碩”二字的綿憶卻是對老臣們越加謙恭有禮,和珅不在府衙,綿憶就是兵部的領頭,可他卻從未端過任何架子。越是比較,朝臣們就越是對綿憶信服。

趁著綿憶去內堂整理文案的時候,綿懷跟進去,憤憤而道:“同樣是“和碩”,為什麼他們就這麼聽你的話。”

綿憶暗自嘲笑,“和碩”兩個字算個什麼,這大清被封“和碩”的格格阿哥可是一捋一大把。他回過頭對綿懷笑道:“他們聽我的話關鍵不是靠的封號,要是皇瑪法晉了你親王,或是讓你拜個兵部侍郎,就算退一步,哪怕是主修之類的官職,底下的人還不巴結著討你的好。”

綿懷琢磨著綿憶的話確實有道理,便打算著過會兒子再去宮裡磨嘰一陣,說不定乾隆一高興,就讓他越過綿憶去了。

綿憶覺出綿懷的心思,實在不得不嘲笑他的“天真”。也不得不佩服大理那位,好歹也是名噪一時的榮親王,竟然生出這樣傻頭傻腦的兒子,以為這天底下就是圍著他一個人轉的。

綿憶實在懶得去理會他,待歸置完了文案,同他應付了幾句之後就徑自往十二阿哥說的就酒樓去了。綿憶趁著這麼些天,就已經琢磨透了綿懷的性子。憑他這樣的急性子,必定是一刻都等不得的。綿憶不必猜也知道,他今晚一定會去乾清宮討封賞。

綿憶不怕他越過自己去,哪怕讓他坐上那位置,他照樣是個付不起的阿鬥。綿懷鬨得越厲害,得的封賞越多,底下這般老臣隻會越加排斥。到時候乾隆難以收場了,還不得乖乖地降他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