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鴻入朝 太子之爭 號角聲連綿,易……(2 / 2)

人*******情 逍遙紅塵 3683 字 10個月前

上百人的沉默,傳達著同樣一個感覺,壓抑!

沉凝的壓抑,無法驅散的壓抑。

易承烈站在台階之下,麵對著文武百官,身後就是三級台階,臉上還掛著來不及消褪的興奮期待。

就這麼生生的頓住了。

易清鴻鬆開我的手,前行兩步,與易承烈麵對麵,也是一語不出,一聲未吭,但是身上無形的氣勢猛的放開,撲了出去。

易承烈象是被什麼打了一下,身體搖了搖,退了半步方才站穩,全身的力量繃緊,如臨大敵。

無聲的較量,在這一刻變的有形,任何人都無法忽略的對峙刹那展開。

易清鴻抬了抬下巴,還是不說話。

易承烈眼中的精光閃了閃,嘴角抽動了下,“見過皇兄。”

隨意的敷衍,帶著不甘,他的呼吸聲連三步之外的我都能聽到。

微微的皺了下眉,內心輕歎。

二者對敵,心先亂者輸。動怒,也是心亂。

“皇弟,許久不見,彆來無恙?”易清鴻揚起聲音,麵容含悲,隱隱顫抖,“我歸晚矣。”

“晚矣?”易承烈抬起頭,“父皇駕崩,消息兩日內已入陪都,你今日方歸,可真是大孝啊。”

“父皇出殯在即,你不進梓宮拜彆,急匆匆的上朝堂,以皇太子自居,又是什麼目的?”

鎮定下來的易承烈話語咄咄,言辭激烈,既有身為兒子的傷痛,也有身為弟弟的氣憤,而易清鴻反而斂了初始的鋒芒,低垂著頭,不住顫抖著雙肩,偶爾重重的吸一聲氣,不反駁,不抗辯。

良久,他才抬起頭,長長的歎了口氣,“路上積雪,前行艱難,回來晚了是我的錯,我願領罰。”

“皇弟,清鴻這就去梓宮拜謁父皇。”他竟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朝著大殿外走去,動作之快沒有半分遲疑停頓,眼見著他就這麼出了大殿之外。

就在腳步跨出大殿的瞬間,他忽然回頭,“皇弟,清鴻希望你能隨行。”易清鴻吸了吸氣,“我有些事想要問你。”

“我要主持出殯大典,代掌朝政,皇兄請自便。”易承烈哼了聲,腳下並未挪動。

“出殯大典不是大皇子主掌的嗎?”易清鴻眉頭微挑,“皇弟似乎越俎代庖了。”

“你多日不歸,宮中無人主持大局,莫非皇兄希望父皇停屍宮中,不安梓宮,不做天下昭告?一切等你回來再議?”易承烈嘿嘿冷笑,“不知道天下人知道皇兄連父皇駕崩都不歸返,會如何看你?”

兩人言辭激烈,誰也不讓誰,一乾大臣都是低垂著頭,誰也不參與其中,偶有人想要張嘴,又被身邊人的眼神飛快的阻止了。

我以為易承烈已經完全收服了他們的心,沒想到此刻的反應大大出了我的意料之外,置身事外袖手旁觀明則保身的大有人在,個個都在觀察著事態的發展。

究竟是易承烈震懾度不夠,還是易清鴻名聲太大?

易清鴻點點頭,忽然將手中金色的令牌高高的舉了起來,“先祖禦賜,太子金令,跪!”

片刻的沉默後,所有的人撩衣跪倒,易清鴻揚起聲音,“我回京受阻,路遇行刺,險些命歸黃泉,此刻著刑部嚴查,凶徒已在押解回途,定要審出幕後真凶嚴辦!”

刑部尚書哆哆嗦嗦,麵色蒼白,好半晌才反應過來,顫抖的應著:“是……”

易清鴻站定,令牌舉在掌中,“先皇駕崩,未有太子遺詔,易清鴻傳承先祖金令,行太子之實,可有異議?”

眾人的目光從易清鴻的臉上忽轉到易承烈的臉上,又同時挪至易清鴻的手中,垂著頭,仿佛默認。

易承烈看著易清鴻手中的令牌,倒沒有半分震驚,而是冷冷的笑了,慢慢的從手中抽出一卷黃綾,“先祖令牌隻是對太子人選的初定,終究算不得正式。易承烈以先皇遺詔繼承大統,不知皇兄可有異議?”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有人忍不住的發出低呼聲,百官跪地,迷茫的眼神在兩人身上遊移,誰也不敢說話。

易承烈手腕一抖,黃綾散開,他的聲音穩穩飄開,“皇子易承烈性格恭謙,正直剛阿,勵精圖治,睿智敏明。百姓稱頌,文武擁戴,即日冊封太子,執掌朝政,欽此。”

鮮紅的大印在眾人眼前飄過,我在被人遺忘的角落中輕輕揚起了唇角。

易清鴻,江山帝位,你可還有辦法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