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狗蛋吸溜一聲口水,……(1 / 2)

狗蛋吸溜一聲口水,低頭瞅了眼自己的黑爪子,朝春姐兒小聲道:“姐,我手也臟。”

你給我也擦擦唄。

“沒事瞎講究啥”,春姐兒撇了撇嘴卷起袖子敷衍的替他擦了幾下便盯著自己碗裡的糊糊發呆。

家裡總是這樣,爹他們不在家,就隻能喝稀糊糊填肚子。

狗蛋癟了下嘴,心底升起一股他自己也不懂的委屈。

王氏一聽是女兒弄的新菜,呀了一聲跑進堂屋,“那我得趕緊嘗一嘗。”

看著碗裡的田雞腿,一群人總覺得心頭有種說不出來的彆扭,宋阿婆活了大半輩子,田雞捉了不少,但論吃絕對是頭一次。

筷子拿在手裡遲遲不動。

反倒是家裡最小的三人迅速將田雞腿塞進嘴裡,大口咀嚼著田雞肉,田雞骨質細軟,三人連著骨頭一起細細嚼碎吞進肚子裡。

幾塊田雞肉下肚,綢姐兒捧著碗小大人似的舒了口氣,“太好次了,晚上還要次。”

肉是奢侈品,見綢姐兒一臉享受,李氏終於忍不住也夾起田雞腿放進嘴裡。

剛開始她還不適應皺著臉粗嚼了幾下,結果越嚼越上癮,驚喜道:“俺滴娘,真好吃,你們彆發呆哩快嘗嘗”,說完呼啦喝了幾大口糊糊。

見李氏也吃的香甜,其餘人也跟著大口咀嚼起來。

仲溪月嘗試咬了一口立馬惡心感湧上來,果然就算換個身體,不吃家禽外的生物依然沒改變。

隨後將她碗裡分得最多的田雞肉撥給了綢姐兒和小虎子,這一幕被對麵的狗蛋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不由朝自己姐姐期待的望去。

隻見一直嚷著對田雞肉看不上的春姐兒吃的叭叭響,好不快活。

狗蛋還小,不懂自己為什麼會突然想哭,但肉和糊糊又很快讓他忘記不開心,隻剩下快樂。

嘗到田雞肉的甜頭,王氏就想趁著村裡頭大家不知道,趕緊多捉一些回來給家裡人補補身體,拿著背簍就想下地去。

李氏也有這份心思,緊跟而上,要不然等村裡人都知曉田雞肉可以吃,不出兩天地裡田雞能被人捉的斷子絕孫,家裡多吃一點就是賺!

“大娘,娘,日頭正大,曬多了容易中暍,而且田雞也怕熱,隻有早上和傍晚才出來覓食”,中暍就是這時代的中暑,這病在當代致命率極高,仲溪月半真半假勸起兩人。

宋阿婆聽了月姐兒的話,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便點頭道:“清明要到了,一起過來把艾團揉了,等日頭落下我們一起去地裡抓。”

吃肉和生病誰輕誰重兩人心底分的清,便放下簍子和宋阿婆進了屋,三個小兒聽見長輩要做艾團困覺立刻沒了,連忙撲進屋坐在板凳上眼巴巴等吃。

地哥兒挑了一上午柴,照例回屋休憩。

李氏和王氏每年都會一起幫忙做艾團,熟稔的挑揀出口感最好的艾草葉,宋阿婆朝一旁觀望的月姐兒招手,“月姐兒可會做?”

仲溪月搖頭,“不會。”

宋阿婆聞言笑了笑,從地上拿了幾株艾草遞給月姐兒,“你可以不做飯,但要會做飯,誰也不能保證一輩子順順當當過,會做飯也是女兒家的一種本領”,說完,手把手教導月姐兒該如何挑選艾草。

村裡艾草品種許多,有爛布艾、蘄艾、水艾等,葉子和根莖長的相似,細分卻又有區彆。

宋阿婆指著其中一株道:“葉片毛少,分枝多,聞起來有股子香味的最好吃。”

六個人一起坐在堂屋挑艾草,沒一會地麵上堆了坐小山丘高的艾草。

“春姐兒,去把不要的艾草剁碎喂雞去”,李氏抽空抹了把汗。

春姐兒想都沒想在心底抱怨道:這事兒又不難,為什麼不使喚月姐兒?但宋阿婆在場,有些發怵,話卡在喉嚨堵得不上不下特彆難受,後又認命般去了廚房拿刀跺草。

院裡的案板被菜刀砧的啪啪響,奇異的一幕引起宋阿婆的注意,朝雞舍方向瞥了一眼,卻沒急著問。

王氏將艾草裝進籃子裡用手壓了壓,又怕風呆會吹跑葉子,又去院裡撿了塊大石頭壓在葉子上,道:“缸裡水不多了,我和大嫂去村頭大河裡洗去。”

宋阿婆應了一聲,對著晴姐兒幾人道:“隨我去廚房。”

這是仲溪月第一次正兒八經進廚房,土磚砌的灶台嵌了兩口大鐵鍋。

等晴姐兒燒好熱水,李氏兩人也洗完回家。

將艾葉倒入盆中焯水,宋阿婆在一旁指點道:“艾葉跟嫩青菜一樣,開水裡滾一遭就熟,但是多焯幾遍才能去掉艾葉的苦澀味,這可是阿婆我獨家小方法”,小老太太眉梢掛著得意。

仲溪月笑了笑,“家有阿婆,如有一寶。”

“好孩子!”宋阿婆笑的合不攏嘴。

艾葉焯了三遍水放進鐵鍋裡翻煮,時間一到李氏用鍋鏟將其撈出放進木盆裡,旁邊還備了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