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汴京,正旦大朝會。這一……(1 / 2)

汴京,正旦大朝會。

這一日,太子寧曌帶領百官朝賀。久病的老皇帝寧晏清也強撐著上朝,接受太子及百官的賀表。

“兒臣有要事要奏請父皇,為我中周賀,為父皇賀。”太子寧瞾在一番儀程即將結束時,突然邁步出班大聲說道。

已經有些精力不濟的老皇帝有一瞬間的發愣,在一旁內官的小聲提醒下才意識到是太子有事上奏。

“是太子呀,有何事上賀表,儘管同父皇說來。”老皇帝知道自己兒子的性子,能在這個時候說的事,定然是好事,而且是重要的事。

老皇帝一共有五子六女,可長成年的隻有兩子三女,眼前的太子比齊王寧彥大上兩歲。原本覺的貴妃魏氏所出的小兒子齊王更像自己,可現在看來,還是皇後說的有理,太子年長做事更穩妥持重,無論是三年前去滇西總督軍務,平定羌亂和內亂,使滇西全境穩定;還是這些日子作為太子暫理朝政,做的都讓自己滿意,更難得的是每日為自己侍奉湯藥,待皇後也如親生母親一般,十分孝順。

“父皇龍體欠安,兒臣本不應煩勞父皇,但隻是事關重大,兒臣實在不敢定奪。”太子聽了皇帝的話,又繼續躬身說道,不理百官的小聲議論。

“太子,但說無妨,有父皇為你定奪。”原本還老態龍鐘的皇上聽到太子的話,突然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強撐著精神掃了一下底下站著的百官說道。

“父皇,兒臣之前與羌人對戰,羌人仗著地利、馬匹和身體的優勢,初時讓我軍損失慘重,幸得祖宗庇佑,有賢才來投,獻上利器,才能獲勝。隻不過那武器並不穩定,也不好生產,兒臣隻能讓那人繼續研究。近日,正值父皇親政三十年,得父皇庇佑,終於成功,到時候,除了對戰羌人無往不利,對戰胡人,也可發揮大用。兒臣便趁著正旦的好日子,獻給父皇。”

老皇帝聽了,猛地一下從龍椅上站起來,身體都有些顫抖。一旁的內官見了,趕緊上前攙扶。老皇帝親政這三十年中,隻有一件事讓他耿耿於懷,便是老皇帝親政的第五年,有胡人來犯。那時候的寧晏清年輕氣盛,不聽大臣勸阻,非要親征,險些被俘。即使後來被皇後的父親、老武成侯所救,但一直鬱結於心,幾次試圖攻打北胡,卻都無功而返,老武成侯更是在最後一次征北胡的路上病亡,皇後也是那時候受刺激小產,再也無法生育,讓寧晏清一直覺得愧對皇後。這麼多年,北胡已經成了寧晏清心中的一根刺,越紮越深,可又無能為力。今日聽到太子的話,他怎能不激動。如果自己有生之年能將北胡之亂一掃而空,那麼百年以後,也好去見自己為出生的兒子和老武成侯,對列祖列宗也是無愧了。

“此話當真?”老皇帝平複了一下心情,對下麵的太子問道。

寧瞾趕緊回話:“ 兒臣絕不敢欺瞞父皇,那武器的發明之人就在殿外候著,父皇隨時可以傳來問話。”

“好,好,好,快宣他前來,朕要見他。”老皇帝一臉的喜色,連龍體上的不適都減輕了不少。

聽到皇帝的命令,即刻便有內官喊話通傳。不多時,就有一男子躬身上殿,下跪行禮道:“草民楚衡字寧遠,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萬歲。”

西平縣,沁食齋。

“餘掌櫃的,恭喜,恭喜。今日正旦,您這的生意可實在讓人眼紅,我那裡的客人可還沒你這裡的零頭呢。”來人正是布莊和繡莊掌櫃崔有財,原本他是要下人采買的,可是聽說這新出的品種還限量購買,自己的外管事報了名都不行,崔有財又被嘴饞貪吃的小兒子和娘子鬨的厲害,乾脆仗著和餘掌櫃有些交情,親自上門多買一些。

餘掌櫃見了趕緊也作揖行禮:“今日小店實在是蓬蓽生輝,竟然得崔大掌櫃親自前來,老朽有失遠迎,快請裡麵說話。”說著上前把人往後院的貴客室裡麵帶。這也是楚靈均的主意,前麵店鋪裡接待的都是普通客人,後麵的貴賓室裡則接待消費達到一定數量或者長年定購一定數量的客人。畢竟,有些人家自矜身份,想要被區彆對待。而這些人家都是非富即貴的,在楚靈均眼裡就是不差錢的,既然這樣,那便好辦了,給他們上貴客室,類似上一世的VIP待遇,自己掙了錢,他們覺得有麵子,一舉兩得。彆說,這麼一弄,上層路線的客源一下子就擴充了,店裡的流動資金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