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靈均想著下午要趕去邕村,接下來還要靜心備考,便婉拒了。心想著待自己考完後,再請大家。
從西平縣到邕村的沿途風景依舊,新上任的知縣可沒有修路的想法,封大趕著馬車,楚靈均三人在車上被顛的說話都打著顫。
“大郎,也不知道裡正他們怎麼樣,村子裡的人過的好不好。可惜小石頭沒有一起來,崔家嬸子做的糕餅也不錯,當然,她家的母雞肉真好吃,你說這次我們回去能不能多吃點。”
楚靈均聽著小七的絮叨,想著往日在村子裡的生活,倍感親切。三年多了,沒有君寶的“幫忙”,崔嬸家裡養的雞應該還好吧。而坐在前麵的封大,臉上的表情也柔和很多,想著後山的獵物,禁不住手癢。
酉時剛到,封大幾人已經來到了村口,村中炊煙嫋嫋,不少人家都開始做飯了。和之前眾人離開前相比,村裡裡可謂改頭換麵,每家都是磚瓦房,道路寬敞,修的也平,對於這些變化,楚靈均幾人都是相識一笑。看來,大家過的都不錯。
楚靈均幾人的到來,讓村中人驚喜不已。裡正更是當機立斷,讓村中人把家裡做好的飯都拿到,自家又出了不少食材,一起熱熱鬨鬨地吃晚飯,先給楚靈均幾人接風。
依舊是當年辦野豬宴的地方,村民們拿上桌椅板凳、各色美食,崔家嬸子更土豪,一下子貢獻了兩頭鵝和五隻雞,楚靈均攔都攔不住。
宴席上,楚靈均才知道,如今的邕村不僅為西平縣特供點心,附近幾個縣的沁食齋糕餅都是從這裡進貨。崔掌櫃和賬房先生做事厚道,給的工錢也合理,原本屬於楚家的分成也都給了邕村用於學堂的花銷。
裡正用這些分紅買了附近不少田地作為學田,供村子裡的孩子讀書富富有餘,索性讓周圍村裡家境貧寒又有天賦的孩童免費過來讀書。這樣一來,邕村在附近十裡八鄉,都是有美名的,他們出去送糕餅的車隊遇到不好走的路,還有人自發地幫忙,形成了良性循環。
一番介紹後,楚靈均也把自家在汴京的事情撿著好的說了。待說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科舉考試,村名們都紛紛起身祝福,到了宴席尾聲的時候,裡正更是帶頭,一起舉杯祝願楚靈均縣試高中紅榜。
“願我們的付出都有回報。”楚靈均心中默默說道。
……
汴京中,楚靈均寄出來的書信還未到。楚錦氏忍不住擔心,就連最小的君寶也時常念叨青青,全家上下也就楚衡全不在意。
這一日晚上,楚錦氏夜半十分便披衣起來,對著屋子外的月光發呆。距離楚靈均離開已經一個月了,這是兒子頭一次離開自己這麼久,哪怕孩子平日行事再老成,在楚錦氏的眼中仍然是需要自己操心的,也不知道一路上是否順利,吃的是否合胃口。算著時間,怎麼也該到地方,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去邕村,也不知道那裡的村民過得怎麼樣。
正胡思亂想的時候,楚錦氏便感覺後背一暖,卻是楚衡醒來發現楚錦氏不在塌上,趕緊起身尋找,又為楚錦氏披上外衫。
楚衡自然知道妻子擔心什麼,他隻好小聲安慰。待天空泛起魚肚白,夫妻倆才和衣躺下,短暫地小睡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