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成名 伊望的確不簡單(2 / 2)

如果洽談成功,他將賣掉手裡接近38%的股份,結果是——他將擁有至少220%的投資回報率,金額以億為單位。

這家被各路資本看好的獨角獸公司②,是伊望天使投資傳媒領域的第一家公司,半年前它順利完成六億美元的B輪融資,目前進入C輪③。

它的主打產品是一款叫“Fanshome”的音頻APP,

兩年前,伊望在路演活動上看中它時,Fanshome總共才200個注冊用戶。

它的功能很簡單,類似一個語音聊天室,有很多的話題虛擬房間,用戶可以隨便挑選感興趣的話題進入房間。

Fanshome實行邀請製注冊方式,也就是它注冊用戶全是現實世界中的熟人。

精英的身後是另一個精英,這是伊望一眼看中它背後所蘊含的“弱關係”價值。

弱關係④,才是最具爆發力的人際關係。

比起維護強關係④,成功人士更懂得拓展自己的弱關係。這是伊望從小耳濡目染各種精英圈子後掌握的不可言說的常識。

故事回到兩年前,在名為《直通VC》的投資路演活動上,Fanshome創始人顧建第十一個登台向各個投資機構演說、展示。

相比前十位尋資人,顧建是最平平無奇的那個。

他個子瘦瘦高高的,戴一副無框眼鏡,渾身透露出一股鎮不住場子的氣質,其次他沒有光鮮的創業履曆。

顧建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隻有——知名高校計算機研究生學曆,以及曾在某互聯網大廠工作三年。

在這次創業前,他在這家大廠擔任的職位是中級iOS軟件開發工程師,所以Fanshome是他一手架構並開發出來的。

他站在演講台為台下一眾資方代表詳細介紹這款APP的設計理念和構想。

可是,當提及目前Fanshome的注冊用戶數剛突破200人時,有幾家資金方代表很不給情麵地打斷並嘲笑起來。

“200人?你若肯花錢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搞一個注冊送禮的活動,也許用不了半天,你的注冊人數就能滿200。”

“事先你有做過競品調研麼?坦白說你這個APP一點競爭優勢都沒有。”

“……”

局勢頓時從“看戲”模式進入——“看衰”。

伊望沒被這些人帶偏,很強勢很冷靜地問:“你這兩百人怎麼拉來的,用了多久?”

小夥兒腰板一挺,語氣挺自豪地道:“他們都是我軟磨硬泡說服來的。”

伊望沉聲說道:“具體講講。”

“我通過發郵件、發私信、參加商會活動、在職時內網留言、拜托朋友介紹等方式邀請來的,除我之外,從第二名注冊用戶算起,截止今天,前後我隻用了半年時間。”

半年。根本不值得驕傲。

其他資金方代表聽了,這次笑得更誇張。

伊望對此沒有立刻表態,仍炮語連珠追問:“這半年拒絕你的人有多少,拒絕你理由是什麼?你有沒有二次說服?話術是什麼?多少人被你二次說服?”

一個半小時後,這場難度係數堪比畢業答辯的路演終於結束,顧建深色西服下整件襯衣徹底拿汗洗了。

雖然伊望在細節上揪得很細,一副咄咄逼人的氣魄,弄得每一秒都處於高壓下的顧建幾度想跳起腳開麥罵仙人板板。

但在“靈魂拷問”結束,得到伊望的認可後,他大手一揮極其爽快地就給Fanshome首輪投了五百萬元⑥,顧建激動地差點在台上跪下,要把伊望當仙人給虔誠供奉起來。

一個棒子一顆糖。

比起項目,伊望更看中顧建身上的那股韌勁、簡單、正直、誠信、抗壓力好、願意埋頭做事的品質。

果然不負伊望所望,顧建拿了投資後沒有急於砸錢買流量做推廣,而是靜下心花了一年的時間隻做一件事——潛心打磨產品,死磕用戶體驗。

然後,時機降臨,一夕爆發。

Fanshome最了不起的“200名種子用戶⑤”所蘊含的價值像雪球一樣滾起來,而且越滾越大。

正如伊望當年所見,精英的身後是另一個精英,是一個群體的精英。

精英,行業領頭羊,他們自帶忠實的粉絲。

至今Fanshome擁有一億多的注冊用戶數,其中有兩千多萬用戶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

他們中有著名主持人、投資能手、知名音樂人、學者、律師、導演、國寶級演員、當紅明星……

他們積極地成為各個聊天虛擬房間的話題發起者,或者是參與者。

他們聚集在Fanshome討論著最前沿的科技,點評著最火熱的話題,當然也有普通用戶在這裡積極地分享自己最平凡、最溫馨、最狗血的故事……

然而令Fanshome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出圈契機,來自當紅歌手葉希。

闊彆歌壇近兩年的葉希,那天在Fanshome臨時建一個房間,在這裡開了一場免費的音樂會,苦等兩年的歌迷粉絲偶然發現這場線上音樂會,先口口相傳,後蜂擁而至,不到十分鐘差點擠爆服務器。

Fanshome的確爆了,資本隨之,也蜂擁而至。

如果這次能成功獲得十五億美金的C輪融資,顧建就算三分之一腳踏入納斯達克,可他一回想起當初那場交流會,仍會虛汗直冒。

隨著產品迭代,注冊用戶數增長,伊望一直在追投,最高時占股49.61%。

這是伊望成為天使投資人後的首戰,同時也是交易規模最大的一次談判,因此他全程參與、親力親為,帶著整個團隊廢寢忘食前後忙活近兩周,終於首戰告捷。

留下團隊幾人出席今晚資方組織的酒會,伊望和邵楷之兩人連夜搭乘飛機回海圳。

在VIP候機室,Bob經驗老道對伊望說:

“老弟,從今起你的名號將在投資界一炮打響。你若想保持低調,在最後新聞稿放出去前,最好取個英文名,給自己披個馬甲。”

伊望頷首,疲憊地說道:“有道理。我這就找個愛刷美劇英劇的高人給我取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