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無情又執著地流逝著,日子卻隨著冬天的到來越來越難熬了。
唐小婉停下手裡的針線,抬起頭,隻見窗外地上、樹上、屋頂上都積滿了雪,天地間白皚皚的一片,有些陰天的原因吧,白雪似乎也染上了暗青色,冷冽的令人心慌。
天貝勒還沒回,外麵的雪卻越下越疾。風似乎很大,將細針似地雪吹得斜斜地落在地上。“一定很冷吧?”唐小婉不禁想。手中的銀狐皮裘拿起又放下,不長時間已經反複多次,卻始終沒有踏出房門。“尋了去他也不會穿吧?”垂頭黯然。
今冬王爺和天貝勒都格外與往年不同。
王爺一直是不太講究穿著的,老親王去世後更算的上節儉。今年卻早早地做了幾件珍珠白的貂皮大衣。乍一瞧看不出什麼,細心人才能發現王爺今兒穿的貂皮大衣與昨兒穿的在拚接、縫紉、領子、袖口這些細節之處有諸多不同。
貝勒爺則進了臘月仍嬉笑著說“不冷”,拒絕穿任何皮裘。當然,也包括唐小婉挑燈趕製的銀狐皮裘,還包括……
想起那天的情景,唐小婉還是不知該如何描述自己的心情。
那日的雪也很大,唐小婉也是像今天一樣,猶豫著是不是像過去一樣到天貝勒必經的門口等他。猶豫著天就黑了,隻見一盞燈籠,一雙人兒談笑風生地進了院,是天貝勒和秋梨。
府中的四大丫鬟,春桃、夏雯、秋梨、冬月,個頂個都是美人尖兒裡挑出來的美人。
以春桃為例,小家碧玉、溫婉可人、輕盈月貌、旖旎風情,彆有一番楚楚動人之姿。曾有個酸腐的書生隻偶然見過她一麵,竟患了相思病,病榻上還不忘拉住友人說:“世上真有顏如玉!”
怎知春桃之風姿怎比得上冬月,秀麗天然、風神嫻雅、珊珊仙骨、矯矯不群,一派大家閨秀的風範。而冬月在四大丫鬟中,若單以相貌論,不過排行第三。
行二者當屬夏雯,豐肌秀骨、顧盼多姿、容光煥發、流露自然,嫵媚中帶幾分英爽之氣,在脂粉堆裡,總透著許多不同。
秋梨才是府裡公認的花魁,曼容皓齒、嫋嫋婷婷、媚眼含羞、丹唇逐笑。女子嬌俏本不足為奇,但秋梨偏偏把一個“俏”字發揮到了極致,令人心裡明明覺得缺了點什麼,仍不得不承認她是最美的。
據說,府中的貝勒、侍衛、太監們還曾將她們和古時候的四大美人相提並論——春桃羞花、夏雯沉魚、秋梨落雁、冬月閉月。好一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敬親王府!好一個“環肥燕瘦、佳人雲集”的金粉胭脂堆兒!
“秋梨的手腕上搭著的珍珠白的貂皮大衣,應是二貝勒應琪的吧?”想。
唐小婉急忙挑開簾子將二人迎進來,自然地將天貝勒頭發上、衣服上的雪撣落,一邊嗔怪著“不知道珍重身體,臉都凍紫了”,一邊把天貝勒的手捂在懷中,將人拉到了火炕上,順勢圍上了被子。
秋梨被冷淡的沒意思,扔下幾句“天貝勒人這麼好,婉兒妹妹該更用心照顧”、“主子不介意,咱們可不能忘”之類的酸話就告辭了。
“尖嘴利舌,潑皮猴精。”唐小婉恨恨地道。
秋梨的性子像她的主子二福晉——刻毒,嘴巴利得跟剪刀似地,這些唐小婉一直知道,隻是那日尤其覺得委屈,瞬間紅了眼圈。扭頭,不讓淚落下來,緊握著天貝勒的手卻鬆開了。
“小婉”如歎息一般又喚了一聲“小婉”,天貝勒將眼前的麗人輕輕擁在懷中。
“二福晉吩咐秋梨給應琪送皮裘,正好遇上我,見天黑了就為我引路。”
等了一會兒,見小婉不出聲又繼續說道,“她是說過讓我先穿上皮裘禦寒,你也看見了,我沒穿。”身體前傾,將下顎輕輕搭在唐小婉肩上。
“今天真的很冷,就是天再冷,就是小婉不給我送衣服,我也不穿彆人送的,尤其不穿那潑猴拿的。”
“呸,惡人先告狀。”
聽天貝勒也叫秋梨潑猴,唐小婉忍不住轉啼為笑,回手輕輕地扇了天貝勒一個小嘴巴兒,再轉過頭,頭依然垂在胸前,嘴角卻翹了起來,腮邊染上幾分淡紅。
“時光就此停住就好了。”那一刻,唐小婉禁不住這樣想,想忘記橫亙在兩人之間的種種障礙、種種難以幸福的可能。
*****
還是出了門。
縱然再次被拒絕,再次被他人嘲笑,也要去他必經的路上,送上自己一針一線縫製的皮裘。
“殘花敗柳還想攀高枝”之類的譏諷她早聽的麻木了。縱然心已漸漸涼了,還是想給他送去溫暖。
熱淚滴落雪中,瞬間凝結成冰。
那件事發生之後,她變得好容易流淚,臉漸漸清瘦了,身姿也不如以前豐潤。好像真如冬兒說的“臉都哭的寡了”。
死丫頭為了安慰自己竟然說什麼“二福晉不也是彆人先得了身子,才嫁給王爺的,她還是改嫁呢”,嚇得小婉緊緊捂住她的嘴不許她再說。
府中誰人不知,二福晉出身顯貴,年輕時是公認的大清朝最漂亮的格格。當年王爺和顯鈺貝勒還曾為她爭風吃醋、大打出手。誰知身為獨生女的二福晉竟然仗著父母的寵愛,尋死覓活地央著嫁給了顯鈺貝勒的親弟弟顯琦,令二人大失所望,很是消沉了一段時間。誰又知,顯琦貝勒竟然早就有了心上人且發誓非卿不娶。
據說那女子是個京中小吏的幺女,還是漢族,能攀上做個妾已算不錯。
人人都說那女子不過長得楚楚可憐,與天人之姿的二福晉相去甚遠,奈何顯琦貝勒在廟會初遇時就將一顆心完全拋付,再剩不下一絲一毫給彆人。
據傳,盛夏,某日,顯琦貝勒與那女子閒遊至一荷花池畔。
遙遙望見湖心水麵上挑出一朵嫩荷的花苞。
隻因女子一句“今日小荷初露角,明日殘荷滿池塘”,顯琦貝勒在池畔整整等了三天,在荷花綻放的時刻親自入水采摘,並快馬加鞭送到女孩家,為的是與女孩分享荷花最美麗的時刻。
唐小婉曾想,如果二福晉在結婚前就聽說這段“故”事,不知她是否還會那樣狠心、那樣執著。
據說,二福晉趁顯琦貝勒被外派公差,使人誣陷那女子的父親,斬了她的父兄,將其賣到京中的勾欄胡同為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