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月,王藥傷愈,自內室出。壽王遂大開筵席,收王藥為義子,令李偡休玉娘,轉命玉娘改嫁王藥。並囑下人收拾庭院,另立彆院使居之,愛護之意遠勝其他子嗣。
眾人疑之,李偡不解父意,心中忿恨,然亦無之奈何。
喬遷之日,掌燈後,王藥令婢仆俱各散去,自與玉娘獨坐。
明月在天,萬籟俱靜,藥毫無隱瞞,前情往事,一一具告之玉娘,玉娘感慨唏噓不已,曰:“妾當日住維揚,常聽人言‘洛陽牡丹,揚州芍藥’,維揚芍藥為天下冠,故芍藥又稱揚花。揚花者,‘楊花’也,貴妃本姓楊,必不差矣。”
王藥慨然曰:“然也然也,天下事真無定乎。”
玉娘曰:“前事不可追,今日之僥幸全命,實為壽王賜耳,吾與汝應自當珍惜王爺恩典也。”
藥點頭稱是,自此歡愛非常。
立夏前半月,玉娘忽告王藥曰:“吾近日身上頗暢,似離放蕾不遠矣,汝宵夜宜勤勉用力,為汝家添丁不遠矣。”
王藥喜諾,燕然與之寢處。不日,玉娘果妊。
處暑後一日,生一男,王藥訝其速,疑其非己出。玉娘曰:“郎君謬矣,此子與凡種不同,請勿相見怪。”
近視之,嬰兒細弱,通體緇黑,皮乾膚枯,怪之。恐玉娘擾心,未敢名言,且觀後效。尋月,小兒外皮熟老,儘剝零落,真膚畢露。
王藥見其肌體勻稱,豐潤瑩白,疑慮儘除。大愛之,取名豐兒,日日逗弄膝頭,不忍離之。
全家上下皆喜,唯李偡與韋妃深恨之,伺機而動。
未幾,有人告知於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