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 “好久不見。”(1 / 2)

不做人後我飛升了 數字A 3824 字 11個月前

戚半山這次冒著危險回門派,除了想確認何黎昕的安危,也有了卻從前舊事的意願。

往日那些因尋常糾紛而與他爭鬥的弟子也就算了,畢竟他和他們打的有來有回,誰也沒討到好處。

那麼就隻有沈牧之,白皓墨以及那幾個帶頭誣陷他的弟子。

至於師兄嚴熙。

那一句“你不配用劍”確實刺痛了當初的戚半山,但其實長久相處後,他就明白,嚴熙是個眼裡隻有劍的劍癡。

而所謂的“你不配用劍”不是嘲諷,而是嚴熙複述沈牧之的話,對戚半山的一種提醒——你在劍上天賦平庸。

就像白皓墨練劍時心神恍惚出了差錯,嚴熙也會毫不留情地叱責道:“你怎麼回事,用不好劍就彆學。”

嚴熙不壞,隻是冷心冷情,眼裡隻有劍,還說不出好話,裝不來委婉。

其實沈牧之和嚴熙極為相似,兩人都直來直往,愛憎分明,偽裝不了自己的性格,或者說不屑偽裝。

無關緊要的人他們置之不理,遇上討厭的人討厭的事直接動手,所有事以自己為先。

唯一的不同應該是在感情上。

戚半山少年時曾腦補過討厭的嚴熙墜入愛河的模樣——雖然他知道那是不可能,嚴熙這種家夥隻會和劍墜入愛河。

如果遇上他的劍道侶。

少年戚半山幻想著。

嚴熙向來冷漠的臉上帶著紅暈,他唇角彎起,目露癡迷,懷抱老婆劍,手掌反複撫摸冰涼劍身。

嘔!

少年戚半山後背發涼,一陣惡寒。

太可怕了,這家夥太可怕了——

可如今了解了沈牧之的過往再回想,就會發現嚴熙是那種有感情會直說的家夥,而沈牧之則是會將感情藏在心裡,等對方先開口的人。

白皓墨和他們兩個都不一樣。

戚半山回憶起白皓墨溫柔勾起的桃花眸。

記憶裡,白皓墨從來都未與人爭鬥過什麼,他就像清清看過話本裡的君子書生一樣,彬彬有禮而不失親切。

經常,師父閉關,大師兄也閉關,於是白皓墨就會找上戚半山討教。

“師兄,靈氣到這裡該如何運轉?”

“謝謝師兄。”

“師兄,你收下吧。”

……

在戚半山麵前,白皓墨總是溫溫柔柔地笑著,禮貌討教,貼心告退,還客氣贈禮——現在想來,記憶裡那雙黑眸雖然似在笑般微微彎著,但其實根本就沒有笑意。

所有都是裝的。

戚半山想。

他有耐性在所有人麵前裝模作樣,卻沒有耐心在我麵前維持這樣的偽裝。

——他就這麼恨我嗎?

雖然何黎昕叮囑過戚半山不要一人與白皓墨對上,但戚半山覺得機不可失。

他問了沈牧之,白皓墨近年來都在山上閉關,還住在當初的小院。

現今白皓墨應該還不知道他已經回到了八陣派,也不會想到他會找上門來,即使有準備,也不可能是針對戚半山而做的。

在離開窮荒境後,戚半山擁有了之前的所有記憶——仙修、妖修、天魔。境界或高或低,但這些過往總歸是經驗。不論修為,他的戰鬥技巧已經能夠算得上頂尖。

此外,漫長輪回的時間積累使他掌握了控製時間的能力,即使隻是短短幾秒,但也足夠了。

戚半山繞過木樁,望向不遠處藏在山林之中,若隱若現的縹緲小院。

從這條路進,直走三分鐘,再向西穿過鬆樹林,沿著平整石板路一直走,就能到達小院——原來還記得,戚半山想。

多少次,他領著白皓墨一起走過這條小道,二人閒聊著,氣氛輕鬆,上山下山一同出任務。

小路上一切都還是記憶中的場景,一切似乎都沒有變化。

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終究不再會有兩人相伴,攜手共遊。

隨著戚半山的靠近,模糊小院逐漸清晰。

十年過去,小院卻依舊沒變,仿佛時間靜止,它依舊停留在那段溫馨時光。

門前修竹挺拔,其後是矮矮木質柵欄,圍出僻靜小院。小院裡還有一顆榕樹,榕樹蔭下安放石桌與兩石凳。小院向內是宅房,共分三屋,從外表看白牆青瓦,素淨至極。單單看這小院,就能猜出院主應該是個澧蘭沅芷般的人物。

戚半山沿著碎石路走近小院,輕輕拂過門前修竹。

當初白皓墨覺院子單調,於是戚半山就從自己院中選出三叢長勢最好的竹移來。

這麼多年過去,三叢修竹還在,不僅如此,還被養得極好,蒼翠修直,長成了圍院小林。

門後忽然傳來匆匆腳步,似是主人急迫而出。

戚半山垂下撫竹手掌,抬眼向門前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