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恭賀檢公掌事 一人之下(2 / 2)

清風秋寄月 獨候春風 3540 字 11個月前

隨後陳元道心腹賈之春出列策言

“王上天啟,月池將軍雖有軍功,可為其新設官職,且為百官之首,實為不妥”

百官一見已有出頭鳥,集體附和,出列跪地,俯身勸王上三思。

隻有左公孔玄庭以及禮部侍郎陳懷三五人不動聲色。

越啟看跪在地上的眾人,皆是無趣。

守規矩俗樣樣行,上陣殺敵卻懦夫,越啟越想越氣惱,恐還未等精國良將殺上門來,自家內裡已作繭自縛。

家國河山如何守?如何興?如何富?

眼看王上的臉色越來越臭,眾人皆伏地未起。

倒是跪在前首,領召的李月池,心裡開始罵罵咧咧。

這群木頭,諫言也不是如此直白,功利表露如此明顯,真是蠢,害的老娘膝蓋都跪疼了。

眼看僵持不下,正準備替她闡析的陳懷卻被打斷。

“王上天啟,末將本是一階農婦,不通曉國事,此次得勝並非臣居首功,檢公掌事位高權重,恐無法勝任,請王上恩準”

李月池覺得自己如此並無不妥,本就不喜規矩束縛,昨日明明說好賜封閒散官職,可如今新開出一個職位,權力地位於國主之位也無甚差彆,竟被越啟算計。

百官聽聞心理活動也是千姿百態,有人歡喜有人憂,越啟沒想到她會拒絕的如此乾脆,再加之莫達夫一派再次高呼

“請王上重新賜封”

越啟心中鬱結,猛地將茶杯摔在大殿之下,第一次在大殿發如此大的火,膽小的尾官已不停顫栗,識相的也都不敢再開口。

國立之不易,朝臣攀勢自古往來皆是如此,緩過幾響,越啟淩視眾人

“禮部年後送封,檢公掌事年後上任,主管兵機處,如有不服者下次可自請上戰場”

一聽要上戰場眾人皆無奈妥協,對於飽受戰爭摧殘的百姓,無人不知曉刀劍無眼,在場也有不少人是苟且逃生,才有今日安穩。

許是勾起舊日傷痛,在場當真無人繼續反對,越啟見大臣都已安分,不給李月池拒絕的時間,就讓其起身,她也隻能就此作罷。

退朝後,又不免敷衍一個又一個前來恭賀之人。

出宮的路上與左公和陳懷攀談幾句之後,禦事女官白如隻身前來,兩人繼續並肩而走,李月池瞧見白如身上的朝服起了興趣。

禦事女官主管後宮內務,其中包括牌事房,雖說是從三品,日常相見,連從一品都不必行官禮。

織物司的司主是白如的姑姑,有名的南造聖手,織絲製衣頗有一絕,也僅有從二品以上,才能相托製衣。

白茹自小由姑姑帶大,家族逃難基本已無男丁,主脈也隻剩姑侄二人相依。

許是看見李月池盯著自己的衣服,白茹向她普及一些衣物的規製

“我身著的是從三品朝服,於男子不同的是袖口更加窄小,腰帶是花紋,男子的是獸紋,顏色你以後是百官之首,百色皆可挑選,王上已下旨你的所有服飾皆由織物司負責,淺黃服飾也可選擇”

李月池點頭示意,心裡卻萬馬奔騰,什麼淺黃服飾,不知道的還以為我篡位來了,白茹見李月池不言語,又自故說了起來

“王上給你留了一所宮殿月華殿,裡麵之物皆是他親手所置,你不準備入宮嗎?”

李月池停下了腳步,雙手置於身後,冷冷的看著她“我早已有家室,白禦事如若還算聰慧,就該勸誡身後之人,謠言有時是傷人利器,有時卻可成為助力,京中謠言也該散了。”

見李月池直接挑明,白茹頓時心安,鞠禮致歉“檢公大人如此品行率潔,倒是我狹隘了,王後於我並無惡意,還望見諒。”

見她還算中肯,麵相也不似心思深沉之人,也知曉如此原由,不予計較扶起白茹

“我並未將此放在心上,總歸家人知曉恐會擔心,大可讓王後不必憂思,如若誌趣相投,以後我們也可常來往。”

自己多年循規蹈矩,隱忍蟄伏,李月池身上是她向往的灑脫和直率,此番結識不僅能寬慰王後的心,還能與之處之,意外收獲,隨即相邀

“臘月初十,宮裡有梅花宴,官家女眷都會前來,到時也可說說體己話”

李月池聽聞如此也好,帶淼淼出來玩鬨,她也必定開心,應承之後,乘車離去。

回到織物司白茹手書一封,放飛信鴿繞著京翼飛了幾圈,停在了金雅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