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奔頭就好啊 楊隨並未想過自……(2 / 2)

隨玉而安 晴舟過 3534 字 11個月前

安玉對安柏的不滿是從得知安柏心悅時靜的那刻起,就先入為主地將二人湊成一對。且不說時靜是否也同樣心悅安柏,安玉內心是知曉安柏的誌向和理想的。他從小就被送去學武,看著父親離家從軍,店裡的夥計也都曾是軍兵,這樣的環境將安柏教育的正直無畏,也在安柏心裡埋下一顆天下太平的種子。

可安柏長大後,大聿卻不得安寧,隨時有可能爆發戰爭。安柏絕不可能放棄從軍的理想,可有責任心的安柏也無法撇下心悅的娘子前往那未知的北地。無論此時這個娘子是不是時靜,安柏都不會選擇表白心跡,徒增自己和她人的困擾。

聯想到最近大聿不明朗的局勢,安玉那遲鈍的緊迫感突然湧上心頭,若是真的和納克遜族爆發了戰爭,安柏隨時有可能上戰場。想到這一點,安玉猛的打了個寒顫。她快步走到安柏身邊,看著安柏溫柔地撫摸著鬨鬨,臉上沒有半點失落和憂傷。

安玉戳了戳安柏的胳膊:“哥哥,你說咱們明年上哪遊山玩水才好?”

安柏扭頭看著安玉,將鬨鬨換成一個更舒服的姿勢,“願意搭理我了?”

“是我獨斷了,”安玉有些不好意思,“我……隻是覺得你這樣對自己太殘忍了。”

安柏沒有什麼特彆的反應,“阿玉,我不是全然不顧感情,隻想著從軍。我也想過跟時靜挑明後,若是她也心悅於我,兩人相攜以後的日子。可我去從軍了,她就要像那千萬個望夫的女子一樣,嫁給我跟守活寡有什麼區彆?這對她不公平。”

說這些時,安玉一直看著安柏,她沒有看見隱忍和不甘,從安柏眼裡流露出來的是淡然,仿佛他早已平淡地接受了這一切。

這樣或許也挺好,安玉這麼想著。

除夕的守歲跟往年也沒什麼不同,隻是今年父親在,一家人吃完飯後就去了後院的堂屋,圍著火爐商量著接下來的南方之旅該怎麼進行。

安父本想尊重安玉的意願,等她從學堂畢業後再啟程,卻哪料安玉主動開口,“爹爹,都說南方四月美不勝收,不如我們就那時候出發吧。左右離我及笄也沒幾日了,早些從學堂下學也沒什麼的。”

安母聽到這打趣道,“咱們家玉兒可還真是給爹爹麵子,以往事關學堂上學,那是什麼大事都要往後排的,如今倒是願意早些下學畢業。”

安玉一把撲倒娘親懷裡,軟軟地撒嬌道:“娘親就彆取笑我了,我這不是想咱們一家人好好的聚一聚玩一玩,留個美好的回憶嘛。”

安父安柏隻看著兩人滿懷笑意,“這次去南邊也是為了回趟外祖家,玉兒恐怕都要忘了你外祖和舅舅們的模樣了吧。”

安玉這才反應過來,娘親是南方人,自打來到大聿後,安玉還從未見過外祖一家。安父以往在北地,都城離外祖家又遠,所以安玉即便來了這麼些年,卻從未到過南方。

安玉有些期待,雖未見過麵,但是安玉每年都能收到外祖寄來的節禮,無論是衣物還是吃食都頗具南方特色,安玉很是喜歡。

安玉興致一高,便將氣氛搞得熱熱鬨鬨,一會兒跟安父安母撒嬌,一會兒跟安柏鬥嘴,惹得大家笑聲連連,這個年過得是前所未有的開心。

——

除夕一過便是新的一年,安玉的祖父祖母都已過世,安父與兄弟們也早已分家,近幾年都來往不多,不用忙碌地串親戚,所以安玉很快地便閒了下來。

趁著這個空閒,安玉去了趟義堂。見過年期間安玉也來看望她們,義堂裡的婦人和孩童都高興非常,圍著安玉一個個嚷著要感謝顧夫子沈逑然她們三人,若不是有她們的支持和幫助,這個年對於義堂裡的眾人而言,怕是難過得緊。

安玉看著義堂裡的人都能穿的暖,廚房裡的食材也都滿滿登登,這才放下心來。常駐這裡的女夫子跟安玉描述了除夕那晚的熱鬨場景,直感歎沒想到這些人還能這麼無憂無慮。安玉看著過年期間也在忙著刺繡做手工的阿姐阿嬸們,回應道:“那是因為大家在這都有奔頭。”女夫子聞言,環顧義堂一周,笑著點了點頭,“嗯,有奔頭,有奔頭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