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 剛拿起茶杯的安玉聽到這句……(1 / 2)

隨玉而安 晴舟過 3618 字 11個月前

剛拿起茶杯的安玉聽到這句話,以為沈逑然發生了什麼危險,手指下意識地抖了一抖,茶杯差點摔下。“救…她?”

安玉有些恐慌地看著顧一清。

見安玉誤會了,顧一清忙解釋道:“她目前沒有任何危險,這點你放心。”

“今天喊你前來相敘,是想拜托你。”顧一清看著眼前嚴肅的安玉,自己似乎從來沒有見過她這個樣子,“若你願意,必要的時候,希望你能帶著沈逑然逃離這裡。”

逃……離?安玉不明所以,帶著疑問看向顧一清。

“都城如今二皇子上位,朝堂雖沒有一時沒有明顯的反對,可不會長期任由他這樣。有些事既然要拜托你,便不會向你隱瞞。”

“今日朝堂之上不過太子一黨,二皇子一黨,如今明麵上二皇子一時得勢,甚至已奪得了政權。可官家還未退位,二皇子不一定是最後的贏家。”

這些消息安玉並非一無所知,從楊隨那裡得來的點點訊息已經給了自己極大的心理準備。安玉裝作一無所知,沉默無言,隻安靜聆聽著顧一清的計劃。

“二皇子上位以來,朝令夕改動亂不安,民間更是風聲鶴唳,無論是朝臣還是百姓已經不需要再忍受這樣的上位者了。”

“太子黨、保皇黨不會再對二皇子置之不理了。一旦他們聯手彈劾二皇子,你要趁這個時機帶走沈逑然,儘量往北地去,等都城安定之後再說其他。”

安玉動了動嘴角,可什麼也沒說出來,顧一清所說之事,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造反。

顧一清對安玉有信心,她相信安玉絕對不會置沈逑然於事外,可就這樣將安玉牽扯進來,自己又於心不安。

安玉家世單純,父親雖然從軍但心思純良,不為戰功一心隻為大聿。母親更是精明強乾,旅店靠她一人也能紅紅火火。若不與沈逑然相識,他們一家在街頭巷尾也能過得其樂融融,簡簡單單地生活何嘗不是一件幸事。

可眼下這種情況,顧一清盤算了多日,發現安玉的優點也是讓她入局的最好理由,竟無一人再能比她還要合適。

安玉聰穎機靈,武術造詣又高,既能自保也能保護她人。如今全家搬去北地,遠離都城,若安玉能護著沈逑然到達北地,沈家人和自己也就放心了。

更重要的是,顧一清知道,安玉與沈逑然是最好的密友,也是最忠誠的知己。

“那具體我該怎麼做?”安玉想都沒想便應承了下來,她沒有告訴顧一清,自己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此時安玉甚至有些感激顧一清能想起自己,她知道隻靠自己救不了沈逑然。

顧一清欣慰於安玉的不假思索:“二皇子如今在朝廷上濫殺無辜已經引起公憤,他撐不到和沈逑然的婚期了。太子發難之前會遞來消息,到時我會將沈逑然邀來學堂,趁二皇子不察,你們儘快出城。”

安玉點點頭,此方法可行,困難之處在於她們逃離之後萬一都城派來追捕,自己該如何應對,這些自己回去之後都可以再計劃。

可是……安玉思索再三,還是不確定道:“那到時候沈逑然萬一出不來,可有什麼對策?”

聽到這話顧一清竟短短揚了下嘴角,念道自己果然沒選錯人,遇事不亂穩重理智,安玉值得自己的托付。

她將計劃細細告知安玉,若沈逑然出不來,太子會派出一隻親衛擾亂沈府,趁亂營救沈逑然。“無論過程怎樣,你隻需要在學堂等待即可。”顧一清說道。

安玉不知道顧一清背後有何力量,也不知她是太子一黨還是保皇一黨,可她無比清楚的是,她們對沈逑然的愛護都是相通的。

安玉告辭後,顧一清又在茶桌前坐了好久,有心安也有憂慮。她想起年少時與沈逑然的母親度過的那段閨中時光,時至今日都令自己難以忘懷。又想起沈逑然小時賴在學堂不願回沈府,童言無忌一般說要跟自己一樣,當個女夫子,這樣便不用每日完成功課。

又想起,自己在國公府與太子秘見時,他千般懇切萬般懇求對自己低下的腰身,隻為了能讓沈逑然逃出都城,贏得一絲轉圜的餘地。

“唉……”顧一清想到兩人此前種種牽絆,不由得長歎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