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親 穿過紫檀木雕花海棠刺繡屏風,一……(2 / 2)

嫡母在上 一噠噠二噠三 4535 字 10個月前

“夫人?”

沈歸荑思緒被月白打斷,選了一隻白玉嵌紅珊瑚如意釵插在發髻上,臨走時順手拿了一個鏤雕鶴紋青玉佩。

“母親萬安。”

葉辭彎腰行禮,深色的瞳孔安靜的盯著沈歸荑,沈歸荑將自己的妝容服飾檢查了一遍,再抬頭時,葉辭卻是抿緊嘴唇,目光忐忑的神情。

“你是個孝順孩子,侯府呢沒這麼多規矩,日後請安,每月來個把次,點個卯就行了。”沈歸荑麵色親和,眼神慈愛的看著葉辭,“你剛入府,送你一塊玉佩以作祝賀,不是什麼值錢的玩意兒。”

隨後就是你來我往的恭維客套,一個是剛入府表現得唯唯諾諾的庶子,一個是麵麵俱到的嫡母。沈歸荑讓他在府裡不要拘謹,缺什麼跟她說。要是有不恭敬的下人也跟她說。

“你沒有小廝?昨夜你父親……?”沈歸荑不可思議的挑挑眉,一時琢磨不透侯爺對他這個庶子是什麼心思。若是不重視,不會頂著壓力將他帶回府,可若是重視,女使小廝都沒有安排一下,這是想給她下什麼套呢?

稍稍一思索就明了,侯爺是想自己在彆人眼中,將這位庶子帶回來是迫不得已,誰讓她這個正經夫人沒孩子呢。

可夫妻倆給外界的印象還是舉案齊眉,侯爺對這個庶子不能太熱絡。至於自己,是冷臉是熱臉,就四個字,悉聽尊便。

他侯爺有一個尊重愛護妻子的好名聲,那我也得有一個賢惠大度的過橋梯。

“正巧修繕侯府,新招了一批下人們,我讓月白挑幾個伶俐的給你送過去。”

葉辭跪下謝恩,出門時看到月白已經將四個小廝,四個女使挑好了,正在訓話。

“你們都是深受侯府的恩德,如今侯府有了新主子,夫人派你們去伺候,是你們的福氣。去了少爺那兒,要勤快心細。不要被人尋出錯來,丟了夫人的臉。”

月白看見葉辭過來,畢恭畢敬地行禮:“少爺,這些都是夫人精心挑選的,都是些老實人。如果有做事不牢靠的,或賣或打,少爺稟明夫人,夫人自會處置。隻是這侯府裡有規矩,少爺彆弄出人命,讓夫人為難。”

“母親挑選的自然是最好的。”葉辭態度溫和恭敬。

沈歸荑吃過午飯,剛準備午睡補一覺,月白通報老夫人來了,沈歸荑沒好氣地問是哪個老夫人,月白說是太師府沈老夫人,沈歸荑知道是自己的親娘來了。沒有梳妝打扮,讓月白把她母親直接請到房間裡。

沈老夫人看見沈歸荑躺在床上,以為她心裡難受,疾步向前就將她摟在懷裡。

“娘給你帶了萬寶齋的玫瑰酥餅,你大嫂自己做的蜂蜜雪梨燉百合,秋天乾燥,雪梨正好潤潤嗓子。”

“我聽說哥哥得了一壇鶴頤樓的桂花釀,娘沒給我帶來嗎?”

沈歸荑側躺在沈老夫人的肩膀上,沈老夫人聽見半撒嬌的語氣,看見沈歸荑狡黠的目光,就知道瞞不過她,特意叮囑:“我給你帶了一壺,不許多喝,特彆是晚上,更是碰都不能碰。”

沈歸荑挑挑揀揀選了一塊色澤最好的玫瑰酥餅,沈老夫人猶豫不絕要不要開口問葉辭的事情,沈歸荑率先將庶子進府的來龍去脈一股腦全說了。

沈老夫人安靜的聽著,溫柔地撫摸著沈歸荑光滑的頭發,看見了一根白發,沒有聲張,隻是用手指摩挲那根頭發。看見沈歸荑狐疑的目光,勉強翹起嘴角將她的腦袋攏近一點。

沈老夫人為自己女兒感到委屈,又為當年掉了的孩子感到惋惜。

“如果當初那個孩子能夠留住,你現在也不至於這麼被動,殺千刀的秦諾,好端端的她跟你起什麼爭執啊。”

“外人可是說當時的我蠻橫跋扈,欺負她呢。”

“胡說,我的女兒是最溫柔體貼的,下次誰說你這些話,直接一鞭子抽過去。”

沈歸荑感慨自己母親不愧是將門出生,做事英勇果敢,為母親的偏袒感到溫心,但又讓母親為自己擔心感到內疚。

母女倆用了午飯,又說了一下午體己話。

天色漸晚,沈老夫人不想看見自己那個便宜女婿,沒有留下來用晚飯。

沈老夫人出了沈歸荑院子門,拉住月白,細細查問昨晚的情形。

“昨個兒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姑娘有沒有受什麼脅迫?”

“夫人都嫁人了,老夫人還叫她姑娘,是真心疼愛夫人。我瞧著昨天晚上,夫人無論是現場還是回房間之後,都沒有不高興。”

月白湊到沈老夫人麵前,低聲細語道,“姑娘哪兒是那麼容易交付真心的人,侯爺怎麼對姑娘,姑娘禮尚往來就是。”

沈老夫人聽到這話兒心稍安,“你們小姐若是有什麼委屈,不必替她瞞著,直接派小廝到太師府告訴我。你們雖然現在隨著她來到侯府,但終歸是我們太師府的人,歸荑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太師府的姑娘。”

“嗯,奴婢記下了,老夫人放寬心,這滿院子的人都心疼夫人,不會讓她白白受委屈的。”

月白送沈老夫人出門後,老夫人身邊的嬤嬤好奇她為什麼不告訴沈歸荑三嫂嫂懷孕的消息。

“她剛認一個庶子,雖然她在我麵前強顏歡笑,月白也解釋她不傷心,但心裡多少有點不舒服。我現在將這個消息告訴她,不是戳她的肺管子嗎?再過兩個月,等她寬心再說,反正是一家人,沒什麼好計較的。”

嬤嬤在一旁順勢問道:“老夫人不見見那個庶子,替姑娘掌掌眼?”

沈老夫人掀起轎子的窗簾,想到沈歸荑那個庶子,拉下臉,沒好氣的拒絕:“見什麼見,我現在上趕著去見他,豈不是給他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