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月後,我誕下長子期邦,皇上與太後皆大喜,闔宮同慶,我母家也得沐恩寵,母親受封二品誥命,父兄都得以升遷,孔家一時風頭無兩。前朝因外戚專權而衰敗,有此前車之鑒,我反複告誡母家謹言慎行,所幸父兄向來忠直,孔家便無甚事可遭非議。
本以為日子便這麼一日日過下去,我打理後宮事務,皇上為前朝軍機大事操勞。皇上留宿在其他妃嬪處時,有了孩子我也不覺寂寞。隻是,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
一日夜裡,我本想給在養心殿批閱奏折的皇上送點心,隻是此時,期邦忽然哭鬨起來,誰哄也不奏效,隻要我抱著他,我一時不得脫身,侍女令狐舒兒自請替我送點心去,她素來是我信重的,我便放心叫她去了。可是,她直到第二日才回到我宮中,她顫顫巍巍地跪在我麵前,訴說著自己並不是故意邀寵,巧舌如簧,百般抵賴。我不願聽她的種種托詞,一巴掌狠狠落在她的臉上,大罵她“賤人!”
我的家學甚嚴,從前這樣的話絕不可能從我嘴裡說出。她自十歲到我身邊服侍,二人相伴十年有餘,她比我年長,我向來視她如姐姐,事事倚仗,無話不說,我本已讓家中為她尋好的夫家,想讓她風風光光出嫁,也不枉我與她十數年的情分。可今日這一巴掌算是將這十幾年的時光打散了,我心中既有錯信奸人的惱怒,又有被人背叛的失望,滿腔委屈無處可訴。我命人將她連她留在我宮中的東西都扔出去,不留任何情麵,進宮後,我頭一次這般失態。可是,我惱怒的難道隻有她嗎?若隻為她,我會生這般大的氣嗎?捫心自問,我瞞不了自己,我氣的還有他,他不是不知這一切,我總將我們的夫妻情分看得最重,為著這些,我能容得下其他妃嬪,能成為他的賢內助,讓他不憂心後宮之事,可是今日之事終是讓我心灰意冷,他是我的唯一,而我從來不是。
此事之後,不少人用這件事諷刺我,我也早不在意了,任他們隨意調侃,也不在意皇上到底心屬何人,所謂情分不過如是,我如今穩坐後位,這便足矣。
可是,皇長子期生在諸皇子中十分出挑,而期邦卻並不十分聰慧。皇上每每考察功課時,對皇長子的喜愛怎麼也掩蓋不住,見期邦的資質平平,也隻是歎氣叫期邦認真跟著老師學。楊婷詠這幾年也恩寵不斷,誕育多位皇子,皇長子又出色,所以她也得以晉位貴妃,位份僅在我之下。我與她素來不睦,從前無甚爭端,倒也相安無事。如今,她憑著孩子壓我一頭,與我說話三句不離皇長子,時不時便要諷刺我幾句,卻偏偏禮數周全,我便是不喜也不好說什麼。見期邦不爭氣,我卻也不忍逼著他去不分晝夜地苦讀,當個富貴閒人也罷,隻要他過得好便好了。
我想著走一步算一步,沒想到上天卻又眷顧了我一次。我誕下一對龍鳳胎,期寧與畫瀾。皇上將此喜訊昭告天下,重賞我及我的母家。期寧早慧,天資極高,模樣也像極了皇上,極得太後與皇上的喜愛。皇上特選了名師任期寧的太傅,見他一日日地進步,比任何事都要歡喜,期寧幼時身體較弱,常常生病,皇上都貼身照料直至期寧痊愈,待期寧年紀漸大,便常常將他帶在身邊,讓他學著處理政務,皇上雖未明言,但前朝後宮都認定期寧便是未來的儲君。
宮中的妃嬪越來越多,比我更年輕貌美的女子多了,皇上來我宮中的時候便更少了,恩寵雖比不得早年,可如今我依靠的也早不是皇上的恩寵。待期寧被封為太子後,前朝後宮便再無人敢再置喙一句。
待到期寧繼承大統,我被尊為太後,兒女和睦,子孫繞膝,後半生歡愉。
回望我這一生,自十四歲嫁入東宮,從太子妃到皇後,幾十年光陰於深宮中度過,我曾將皇上視為自己的所有,最終才明了情分什麼的於帝王不過是可有可無之物。他賜我“淑和”二字,望我賢淑和順,予我恩寵權利,不過是想要一個能善待後宮眾人,一切服從他的賢後,我這輩子便如他所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