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殀羽彆走啊,到我的大白洞去。”女媧不給殀羽拒絕的機會,一股妖力流就把他卷入府中。
正門前有賀然大字:天下好酒歸藏處,莫問冷暖與誰知。
橫批:當飲一大白。
原本女媧立府時,她為此處名為:大白洞。洞旁刻字曰:大白山上大白洞,洞中飲酒洞外鬥。橫批:事事莫擾。
伏羲浩成聽說後生生拍斷一棵即將枯死的老樹妖,火急火燎地趕來。女媧正在做洞府牌匾,“洞”字還沒畫上就被伏羲打斷。
伏羲拎起女媧教訓:“洞什麼洞,你怎咋就沒點子文化水平,這改叫水榭!”
女媧白了他哥一眼,“大白洞”三個大字就上匾了。還不算完,“事事莫擾”也緊隨其後。
這下伏羲徹底惱了,這算什麼,他妹可代表了妖族最高文化水平,寫一些他這種大老粗都懂的牌子,傳出去豈不叫巫族笑話?還有什麼“洞中飲酒洞外鬥”,鬥什麼鬥,怎麼還上趕著打架,這不行,他就這一個妹妹長歪了咋整了?大手一揮,把女媧丟去拜師學藝。
雖說伏羲早有此意,不過女媧這次委實冤枉。仙山洞府那是清流;而“洞中飲酒洞外鬥”此“鬥”是“星鬥”,這是意境;“事事莫擾”又叫“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這是品質與格局;“大白”就是酒器,這是灑脫。實在冤枉!伏羲沒看出女媧暗喝酒玩樂不乾正事的名正言順,卻避死盯什麼文化水平,倒也是歪打正著。
待到女媧學成歸來,伏羲早就夥同妖庭太一、帝俊之子伯瑝等人把“大白洞”換為“大白水榭”,至於其他雲雲早就被抹除痕跡。
此時妖巫兩族還是矛盾不斷,女媧依然當她的用手掌櫃,嗜酒比從前更勝,甚至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專門用五彩石雕刻了石猴像掛酒壺用。以至後來師尊鼓勵她造人,她就照著石猴的模樣造了起來,生生把學藝前的那幅絕世好聯拋在腦後。
再往後,兄長戰死,摯友太一、帝俊重傷不治,隻留下她與金烏老十幼玟撐起妖族。
那段時間,女媧不曾醒過,哪怕有陣風吹來,她都能因此而醉。醉中看到那匾:大白水榭。廣袖一揮,又改成了“大白洞”。
女媧醉得迷離,無論如何也想不起那幅讓伏羲火冒三丈的對聯,提筆重書:天下好酒歸藏處。
到此頓住,淚流滿麵:“不是曾經,也不少年!”便有下聯:莫問冷暖與誰知。
強顏歡笑:當飲一大白。
女媧想拙劣地模仿曾經的自己,隻是徒勞罷了。她甚至幻想著,兄長能再次“殺”來,一掌劈了這“大白洞”,然後再與伯瑝一同密謀個“大白水榭”出來。不過這次她要看他們忙手忙腳的白跑一趟,如今她已學成自是有法子讓這匾隻在兄長眼中是“大白水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