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回宮 洛陽陝地連連敗退的消……(2 / 2)

長安無恙 蓁蓁大人 3629 字 11個月前

幼娘從外頭跑來,氣喘籲籲:“殿下……殿下他們回來了,眼下剛進宮門!”

數月的時光,沒有李倓的東宮,雖不算冷清,但總覺得少了什麼。

眼下他回來了,所有的期待卻開始變得手足無措起來。

“縣主怎麼不走?”

“我稍稍梳洗下,你先去。”

幼娘頭也不回地跑去。

她沒有匆匆忙忙趕去,還是在那日沒有追上他的甬道上,慢慢向前走去。

遠處的身影越來越近,好似十分熟悉。

十四娘認出了他,終於忍不住跑了過去,顧不上學得的宮禮。

她靠近,瞧見了那個少年麵容消瘦不少,眼下多了一道長長的疤,嘴唇乾裂著,周圍長了不少胡渣,看上去狼狽不看。

他是李倓?

是,他是。

可又覺得他變了許多。

十四娘也不知為何,望著那個滄桑的男子,眼眶不自覺地濕潤起來。

“不哭,阿兄答應你回來了。”李倓微微拍了拍她的肩,聲音平淡帶著沙啞。

十四娘擦著眼,看著他:“你的臉,怎麼會……”

李倓眼中略有疲憊,但笑著安慰道:“怎麼阿兄多了一道疤,你嫌棄了?”

“不是。”十四娘搖頭,長久不知該說什麼。

他曾是東宮風朗俊逸的建寧王,他的眼中卻仿佛沒有光了。

十四娘看著他憔悴的模樣說了句:“阿兄,這幾月定是辛苦了。”

聽到這句,李倓眼中微微動容。

然後看著十四娘,微微點頭:“你先回去,阿兄還要趕著去找阿耶回話。”

“那,我明日找你。”

“去吧。”他笑著朝她揮揮手,裝作沒有事的模樣。

那個曾經在大唐馬背之上朗笑暢意的少年,似乎一下成熟了,即便是笑,也是刻意。

這數月的時光,究竟發生了什麼?不是一切安好嗎?

回去以後,李適在院子裡蹲著身子看螞蟻。

他嘴裡嘟囔著:“小姑姑,我今日見了小叔叔,可他和你說的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

李適奶聲奶氣:“我同他欣喜打招呼,可他卻不搭理我。”

想起今日他的那副模樣,定是很疲憊了。

“許是小叔叔打仗累了,適兒會理解的,對嗎?”

李適點頭,隨後激動問:“小姑姑,那我們什麼時候能見倬阿叔呢?阿叔說,定要從江南給我帶那處的好玩意。”

“你這是想好玩意兒了,還是想你的阿叔呢?”

李適笑著:“都想!”

夜裡,東宮那處傳來消息,說是建寧王白日與太子爭吵過後,便一怒之下出了東宮。

“三兄平日雖做事大膽,卻從未頂撞過太子。怎得會?”

幼娘坐在席上:“我今日見過陳雲之,他說,封將軍與高將軍都被聖人處死在陝地了。”

李倓信中提及,封常清是他的恩師,更是他一生最崇拜之人。而高仙芝又是大唐名將,這兩位恩師紛紛離去,此事對他打擊不小。

那眉間多的幾道皺褶,定是為了這件事。

“今日,殿下便是因此事與太子爭執?”

幼娘點頭:“建寧王殿下從陝地回來,入東宮之後便直奔太子寢殿,匆匆見了太子,便揚言要為封將軍與高將軍伸冤。隨後,又說了不該說的話……”

小桃湊近:“是何話?”

幼娘搖頭:“不該說的話,婢子也不便再提及。”

十四娘似乎心中有了答案:“賜死的這二位都是大唐的戰將,眼下戰亂四起,聖人自斷兩臂,衝動之舉,大唐定是更難相抗。”

“縣主此話可不能到外出說,正因戰敗,聖人大怒,眼下處死了不少人。”

“看來,他是和太子也說了大唐眼下的處境,說了對聖人大不敬之言。”

幼娘見這娘子口無遮攔的,隻能微微歎氣點頭。

小桃小聲道:“可這長安城都在傳,說是安賊就快打到長安來了。眼下人心惶惶,倒是那安賊如破竹之勢,娘子,不如,我們也逃吧?”

逃?她能逃去哪兒?

十四娘眼下不過是東宮之中無足輕重的籌碼,或許也隨時會變成大唐這場災難泄憤的工具。

今夜的長安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