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棄城 六月十三,這不過是長……(2 / 2)

長安無恙 蓁蓁大人 4311 字 2024-03-31

“去找阿耶,若證他清白,我可不再背負這罪名;若他真叛變,我也不能再回東宮。”十四娘的性子似乎沉穩不少,不再是那個不知所措、隨心所欲的孩子。

“如今兵荒馬亂,娘子一人怎可?”

她緩緩向小桃招手:“你先去蜀地照顧我阿娘,我隨後就來。”

小桃哭著,淚花一樣的人兒:“娘子……”

十四娘看著漸遠的車馬,心中的波動漸漸平靜。

她轉而釋然笑道:“我似乎才明白師父那種暢意而活的心境,飛鳥是不甘拘於籠中的,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小桃,你定是最明白我的?”

“娘子……”小桃泣不成聲,答應道,“我會在蜀地照顧公主,等娘子歸來。”

此刻遠去的背影不再是當初圍獵場上的為一隻野兔紅眼的小丫頭了,眼中雖不見了那份天真,但步伐卻是從未有的堅定。

……

城門之上,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正在做最後布局。

陳雲之作為副將也多了不少沉穩。

“阿耶,陛下他們已安全離去。”

大戰在即,即便這是場必輸的戰,也得做最後得告彆。

他們皆是大唐的將士,因而從不懼戰。

李倓望著遠處,一夜未睡的聲音有些乾澀:“明日叛軍進城,定要先護住百姓撤離。”

陳玄禮沉聲說道:“殿下放心,屬下已安排妥當。還請殿下先行離去,長安有我父子二人便可。”

李倓今日一身戎裝,鐵甲冰冷如月光冷落,眼神卻毫不動搖:“我與將軍一同抗敵。”

“殿下,如今皇室都走遠了,這長安是絕對守不住的。”陳雲之勸說道。

“當日在陝地,師父與師祖何嘗不是在做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

陳雲之歎息道:“可這有意義嗎?”

封常清、高仙芝二人被聖人賜死,是啊,這有意義嘛?

“有意義。”他眼神定在遠處初白的天際,“隻要還活著,守護,便是有意義的!”

陳玄禮在一旁但未多說,戰場之上的士兵無須多說 ,有時甚至一個眼神,便是彼此信任,一同赴死。

底下人速報:“殿下,張縣主在外等候。”

“你說誰?”李倓神色一變,立即看向陳雲之,“我不是讓你差人通知她了嗎?”

陳雲之一臉無辜道:“我當真差人去了。她怎麼會出現在這兒?”

話音未落,他步伐加快,轉眼下了城樓。

遠處,站著一身材瘦削的青衣女子,腰間佩劍,帶著薄紗鬥笠掩麵。

“殿下。”

李倓拽著她往外走:“此處太危險了,你和我走!”

“殿下,我有要事要稟。”

李倓絲毫不理會她:“為何不同皇室一起離開?這不是你逞強的地方。”

“殿下!”十四娘認真抓住他的手說道,“這份信箋,乃是我師兄李長源要我親手交予殿下的,或能解眼下困境。”

腳步忽然停住,他鬆開手。

“李長源?”李倓眼眸中似是有許多疑惑,打開信箋後疑慮更多。

六年前,他們不留行的最後一人便是李長源。

少年神童,曾在這長安城名聲赫赫,便是不留行中的神算子。

不過,也正是李長源,讓當初那群意氣風發的少年分道揚鑣。

李倓心中大抵是有恨,雙目緊盯:“你與李長源是何關係?你喚他師兄,師出何門?”

“他與我師父李太白乃是忘年之交,我與他年紀相仿便喚了句師兄。”

李太白?難怪她身上有這自由灑脫的性子,可從未聽過李太白這般孤傲之人有過徒弟。

“信既已送達,我讓雲之送你出城。”

“殿下!”十四娘掙脫開說道,“我不想回東宮了。”

“為何?”李倓看著她,“若是為了你阿耶之事,兄長定能夠護住你。”

十四娘抬眸,眼神之中已是堅定:“長安城中還有許多百姓未疏散,上回救下的孩子住在城郊,眼下什麼也不知情。你我生於長安繁華,百姓安居,眼下長安可棄,但百姓不可棄。”

他看著十四娘,竟有一刻覺著她就像是自己。

張璟笑道:“殿下這眼神,又會讓人會錯意。”

他立刻背過身去說道:“你是長安城最勇敢的小娘子,隻是,這不該是你一小女子該做的事。”

張璟打斷道:“天下興亡,小女子如何?老匹夫又如何?我此生本就不愛做女子愛做的事,那何不暢意而為?”

李倓轉過身:“可我此番怕無暇親自護你,我讓雲之送你出城。”

“眼下一兵一卒皆是關鍵。”十四娘拍了拍腰間的佩劍:“殿下無需派人保護,我手有一劍,便是使了這全身的本事也能護住自己。”

“你當真會用劍?”

“往日說防身,實則是騙殿下的。我的劍法是我師父教的。”

李倓忽然一笑:“李太白願意教你這小娘子劍法?”

“若我們有朝一日還能重聚,願不留行能加十四娘一人。”

李倓微微點頭,眼中皆是欣賞。

十四娘禮貌告彆道,“我尋著那些孩子便也會撤離長安,殿下肩負起長安城所有百姓的安危,望一切平安。”

往日李倓眼中的十四娘是個快馬暢意之人,是人群之中的光亮。望著她馬背上的風姿,似乎這世間美好與自由皆可用在她的身上。

今日的十四娘帶悲壯,但仍為了自由。

李倓雙眸停頓,隨後大聲喊道:“如今,山河破碎,不如往昔;一路西行,還望團聚!”

她眉眼笑,卻不再是往日執念:“珍重。”

清晨,長安城報曉鼓再未響起,這一座城在那可悲的歎息聲中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