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皮爾尼茨宮的漫談(2 / 2)

安徒生就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或許我們不應該在戰火的幸存者麵前聊這個話題……我們應該給幸運的皮爾尼茨宮應有的快樂。”

“那聊聊奧古斯特二世的收集癖好?”海涅笑著說,“歐洲人能自己用上陶瓷製品,還要歸功於這位君主。”

奧古斯特對瓷器的癡迷甚至能超過對建造宮殿的熱衷。他一生中收集了數以萬計的瓷器,來源多種多樣,有的是臣子的上供,有的是從商人手裡購買。早期,他收藏的瓷器大多來源於中國的景德鎮,繪製著東方花紋的青花瓷使這位君主愛不釋手。

在一則信件裡,奧古斯特甚至承認自己患有“瓷器狂熱病”:“你難道不知道,橘子也好,瓷器也好,道理全都一樣?人嗜好某樣東西,就像得了病,永遠不會心滿意足,總想要擁有更多。”

來自東方的瓷器在奧古斯特的宮廷裡有了彆稱:“白色的黃金”。這些流淌著溫潤的白色光澤的器物換走了國庫裡的真金實銀,甚至還能換走活生生的人。普魯士的國王擁有一些美麗的景德鎮青花瓷瓶,奧古斯特對此垂涎三尺。金錢無法打動普魯士國王,所以,奧古斯特送去了六百名精銳騎兵。

“聽起來是不是很荒謬?”海涅笑著問道。

安徒生真誠地點了點頭:“那些騎兵後來還好嗎?”

“他們過得很好,依舊是一支威名赫赫的精英軍隊。”海涅說,“不過,那些瓷器比他們過得更好,現在還珍藏在德累斯頓的博物館裡呢。”

漸漸的,奧古斯特也想要突破限製,擁有自己國家生產的瓷器。

在國王的支持下,科學家們開始嘗試自己製造瓷器,破解白色黃金的秘密。他們艱難地摸索,調用各種學科的知識,最終創造了歐洲的瓷器配方。

然後,瓷器工廠在歐洲各國如雨後春筍般成長。最開始隻能創造出白瓷,歐洲貴族很快對樸素的白色失去了興趣,他們渴望附加的刺激,於是描金紋飾的歐洲瓷器逐漸發展成型,占據了貴族們的豪宅彆墅,成為上流社會必不可少的裝飾品與實用品。

奧古斯特時期靠模仿中國瓷器起家的梅森瓷器,最終成為了歐洲第一名瓷,白色瓷器上的兩把藍劍是奢侈的一種象征。

“挺有趣的,居然有旅行指南讓東方人不要帶自己國家的瓷器作禮物送給德國人。”海涅笑眯眯地說,“日耳曼尼亞的空虛和傲慢在此處顯露無疑。”

“這麼說自己的祖國真的好嗎?”安徒生看著他。

海涅眨了眨眼睛:“這句話很過分嗎——哦,大概是我平時說過很多更嚴厲的批評吧,所以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我當然愛著日耳曼尼亞,這個金發碧眼的姑娘。她有時候很聰明,誇誇其談,講許多雲裡霧裡的高深哲學;有時候又很空洞,所講述的東西飄浮在空中,對現實毫無意義。”海涅說,“一味的誇獎不可能讓這個傻姑娘平安地走下去的,她需要適時的批評。”

“難道你從來沒有講過自己祖國的壞話嗎?”海涅促狹地搗了搗安徒生。

安徒生的眼神有一瞬間的飄忽:“嗯……”

他想起自己無數次對丹麥陰冷氣候和冷漠氛圍的吐槽。

海涅笑了起來:“這就是從土地裡生長出的飽滿的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