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語調比平日裡略高,語速卻還一如既往地平穩。此時他說這話既全了突厥王子的顏麵,也圓了我大安的場麵,來的很是時候。
周治望了望我,似是在詢問我的意思。我頷首示意他繼續說,他便接著道:“皇上,依臣看,安朝樂師的表演意境悠遠生動,突厥樂師則是曲調彆致,技藝新鮮。兩邊各有勝負,不如算作平局。您看如何?”
我雖心裡懊惱,此般狀況下也不得不做退讓,便順勢應了。
第二項比較的就是畫功。
於是便有人又搬來筆墨紙硯供畫師作畫。
兩位畫師站在桌前,突厥人生的魁梧健壯,對比就顯得大安人異常纖瘦羸弱。
對此我也很是無奈。
近年來大安各大士族皆以文教為重,而疏忽了武事,這當然算不得是什麼好事,我卻也無力改變這個狀況。現今在突厥人麵前一比較,不僅凸顯不出我大安的強盛,反倒是還被他們壓了一頭,這令我隱隱感到不快。
待一切準備就緒,眾人全都在翹首待我出題,我卻一下子飛了思緒。
說起來我喜歡上繪畫還是受三皇兄的影響。
在他還沒出宮獨住之前,院子離我最近,我沒事便去找他玩耍。每次去找他,他要麼就是專心致誌地在畫畫,要麼是在臨摹前人的作品,要麼就是在研究院子裡的花花草草的什麼結構什麼形態,要麼指揮了宮裡的奴才們給他製作顏料。我確信他對繪畫這事是誠心誠意地喜歡,我也是被他打動也才喜歡上了丹青。
我還記得有一年,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天天關在屋裡偷著畫美人像。如果他不是在作畫,就一定是在看著侍女發呆,搞得我以為他突然變了心性,沉迷美色,便一狀告給他到了父皇那裡。
父皇得知後便支了徐來福去瞧他在搞什麼名堂,才知道原來是為了千秋節給母後送上一副畫像,幾乎日夜不分地琢磨女性的姿態,揣摩她們的皮相乃至骨肉,然後描摹出來,不滿意了就撕了重來。他就這麼足足在屋裡憋了大半年,後來千秋節時獻上的畫像也的確驚豔:真人一般大小的畫卷,畫中人簡直和母後的神情姿態是一模一樣,好像下一刻就會從畫裡走出來似的,連平日裡在母後身邊侍奉的婢子都看迷了眼睛。仔細看畫中的著墨,隻覺得每一筆每一劃,無論是運筆的方式,或者是墨色的虛實,都飽含韻味,精妙之極。
從那以後,我對他的欽佩之意、敬仰之情便沒法阻擋愈發不可收拾了。在我心目中,他的畫技登峰造極,態度最是嚴謹認真,對畫中事物的認知更是無與倫比。
我曾經拙略地臨摹他的丹青,每每都是畫得出相似的皮相,卻畫不出類似的意蘊,這大概就是少不更事又坐井觀天的弊端了。
“皇上,這都等著您出題呢……”七喜看出我又走神了,上前給我斟茶倒水的時候輕聲喚我。
我卻滿腦子都是三皇兄的事情,還想著等他回來了一定要讓他給我畫個畫像。我心不在焉,低頭望去一眼就和周治對上了眼睛。這麼長時間一直在躲他,他心裡肯定也是清楚的。他見我看向他那邊,沒有回避一下,倒是衝我彎了彎唇角。這一下子我反而有些尷尬了。
我便伸手接過七喜遞給我的茶杯低頭抿了一口,心緒還沒調整清楚,就聽七喜又催我出題了。我心亂如麻,被七喜這麼一催促,反倒有了想法。
“就以美人為題吧。”
我斜睨周治一眼,回眼就瞧見七喜正窺我臉色。他見自己被抓個正著便趕緊低了頭退到我身後去了。
底下的眾人不解,卻也有人瞧見了我看周治,便也扭了頭看看周治暗暗調笑。我便正了神色不再看其他,裝作口乾的模樣抿起了手邊的茶水。
底下眾人也吃吃果子喝喝茶,和周圍人調侃個三兩句,如此過了那麼兩盤香的時間,畫師便都停了筆,站在一旁。就有婢子上前將畫固定在木板上,立了起來供人觀看。
左右兩幅畫中,兩位美人,風儀玉立,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