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時節憶落華 落花時節憶落華……(2 / 2)

玉郎琅桓 不貳圖 6498 字 10個月前

崔平看看天空,眼中凝結的愁色越見越濃,她道:“玉郎他畢竟是老身一手撫養長大的,老身怎能不擔心。老身這一輩子都隻求「平安」二字,卻不想玉郎他……唉!真是氣死我也!如若玉郎真有什麼三長兩短,老身這條老命不要也罷!”

“在下以為,平姑姑雖與玉郎祖孫情深,但也要保重自個兒的身子。如今平姑姑在知府府上做繡娘,此事若是牽連起來恐怕會殃及池魚,不如趁早離去。”

“多謝張公子提點,老身心中自有打算。”

張耀文道:“在下還有一事冒昧相問。”

“張公子請講。”

“在下見玉郎雖小小年紀但氣宇不凡,眉目間似有股子貴氣,所以在下鬥膽猜測玉郎他並非凡人,平姑姑也不是玉郎嫡親的阿婆吧!”

崔平麵色一僵,立即換了副語氣道:“老身認為,這些是老身和玉郎的家事,還請張公子不要過問的好。”

“在下與玉郎相識的這幾年來,情分深厚,日前更有祉足相交之宜。懇請平姑姑如實相告,一來以求心安,二來若有為難之處,在下亦可幫襯一二。”

“老身素聞張家父子在識人方麵獨具慧眼,在任何時候都能審時度勢,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崔平頓了頓道:“關於玉郎的身世老身確有難言之隱,既是難言之隱必不為外人道耳,還請張公子見諒。”

張耀文臉上浮現一絲喜色,他道:“如此說來,是在下所料不錯了,玉郎和平姑姑皆是非凡之人。”

“平民百姓也好,達官顯赫也罷,縱然是天潢貴胄一輩子也不過就幾十年,唯有平安才是福啊!”崔平喃喃道:“老身替玉郎謝過張員外和公子日前的照顧,張公子若沒其他事便請回吧,請恕老身也有事在身不能相送。”

……&……

送張耀文離開後,崔平的心卻跌宕起伏。因為崔平確實並非玉郎嫡親的崔平,她們連半點血緣關係也沒有。

三十幾年前,崔平帶著幼妹崔安來到皇城,和所有跟她們一般大的的宮女一起被充入掖庭。她們被逼著學習做工、掃灑和各種宮規禮儀,然後分配到各宮各苑做與她們年紀不相襯的苦力。

從來高樓之上有幾人耳!即使是做宮女亦不列外,隻有懂得謹言慎行的宮人才可能被內務府的首領公公選中,派往娘娘小主①處聽差。

此刻的她們,終於有了一次出頭的機會,崔平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宮中行走的時候也跟過不少主子,皆因她凡事小心謹慎,處處能揣摩主子心思,伺候得十分周全。因此,她被提拔成正五品的尊等宮女,也算是一名宮中女官,對下也可以自稱「本姑姑」了。

但宮女不比太監,太監若是不想乾了還可以告老還鄉,宮女一旦入了宮通常一乾就是一輩子。要不是在宮鬥中被謀害了,成替罪羊被冤了,就是給主子殉葬了。有幸能活到老的,也不知道死後身葬何方,魂歸何處。

就在崔平以為她的一生將在宮裡了度過時,她迎來了生命第一次的轉折點。大行皇帝駕崩,當今聖上登基,而這新登基的就是建興帝明璋,彆號於堅。明璋在《大赦令》中頒布道:朕奉天命,替天行道。當布施仁政,歲不加賦。今特赦一批宮人,準其出宮……

很幸運的是崔平的名字就在《大赦令》中,成為宮人半輩子,沒想到還能熬到出宮的一天。終於可以看看外麵的天地,外麵的山水,過幾天自己的日子。不幸的是,和她一同入宮的妹妹崔安卻不在此例。

於是那年,崔平打包好了行李,悄悄離開她居住了近三十年的皇城。即便皇恩浩蕩,她能帶走的也不過是幾件穿過的衣裳,帶過的首飾。於是一直並肩攜手走過幾十年風雨的兩姐妹,注定迎來不一樣的人生。是天涯,是海角,都敵不過一道宮牆的距離。

然而離宮後的崔平生活卻不儘人意。她那還有家,唯一的一個妹妹不能和她一道出宮;她那還有鄉,若不是洪水連天,無土地可耕作,誰願意委身入宮伺候彆人。多年的勞苦工作,讓崔平的臉上過早的染上了歲月的風霜,三十餘歲的她看上去卻像是四十幾歲的光景。在那個女子以眉目取勝的時代裡,誰願意守著一個人老珠黃的女人過日子,離宮後的崔平便一輩子沒嫁過人。

然而就在崔平離宮後不久的一個晚上,她的妹妹崔安突然找到她,並偷偷摸摸的帶來了一個粉雕玉砌孩子。

“安妹妹,這……這打那兒抱來的孩子?”

“是宮裡不要的孩子,皇後娘娘見他可憐,便讓我抱了出來。姐姐若是喜歡大可拿去養著玩。”

“既是得了皇後垂憐,大可以稟明了皇上將他正大光明的養在宮中,何須你抱出來。”

“姐姐有所不知,皇後娘娘縱然是一國之母,但身在宮闈之中,有許多的不得已,那比得姐姐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多好啊。”崔安歎了口氣道:“皇後娘娘吩咐了說,抱出來以後讓我給找個普通的人家,隻要有口飯吃就成。但我瞅這孩子生得好生漂亮,舍不得隨隨便便的送了人,一想到姐姐既然已經出了宮是自在之身,便送來試試。”

“這孩子確實生得不賴,粉雕玉砌的,跟送子觀音手裡的那個一摸一樣。”崔平撫著他粉嫩粉嫩的小臉道。

“既然如此,做妹妹可得像姐姐討句準話,姐姐是否願意收養這孩子?”

崔平臉上皆是掩不住的喜色,她道:“想不到我在宮裡勞碌半生,如今人老珠黃不能出嫁。本以為此生便孤獨終老無依,沒兒子送終,卻不想還能得老天爺垂憐賜給我一個孫子。”

“如此說來,姐姐是願意收養這個孩子了。這樣甚好,姐姐有了後人,我也可以早點回去向皇後娘娘交差。”

“這是自然,隻是我心中有一事不明。”

“姐姐請講。”

“安妹妹自從陳太妃搬去北苑後就投奔了當今的皇後,許多事怕是跟皇後比跟我這個做姐姐的還親。所以請安妹妹如實相告,皇後的不得已究竟所為何事?”

“姐姐請看。”

崔安抱起孩子,將他的頭儘量往後仰。頸項間雪白的肌膚上,六道青紫的淤痕清晰可見,是成人的手指印。

“喲!真狠心,連剛剛出生的嬰兒也不放過,難怪皇後娘娘這麼急著讓你把他抱出宮。”

“我也覺著那人挺狠心的,可是你若見過他痛苦時的樣子便不會這麼認為了,這也是皇後娘娘不得已的原因。若不是皇後娘娘冒死相救,隻怕這孩子剛剛落地,便又會回鬼門關去受苦受難。”

“安妹妹。”崔平頓了頓道:“莫非……莫非害這個孩子的人是當今的皇上?難怪連皇後娘娘都出來拚死相救。當今皇上剛剛登基這才幾天,新舊交替的,這孩子該不會是宮裡那位姑娘的私生子吧。”

“噓,不是。”崔安趕緊捂住她的嘴道:“姐姐聰明,妹妹還什麼都沒說,姐姐就都猜到了,可惜隻猜對了一半。”

崔平拉她坐下道:“安妹妹,你我既然是親姐妹,那你老實告訴我,這到底是誰家的孩子,為何會從宮裡抱出來?你不說清楚,我可不敢收留。”

“若真是某位娘娘的私生子,不用皇上親自下令也必斬草除根,那由得我們在這兒說話。姐姐且仔細看看這孩子長得像誰,就都明白。”

“妹妹也不愧為皇後跟前行走的宮人,在宮裡磨練了這麼些年說話隻表三分意的功夫見漲啊。”

崔平將孩子抱過來摟在懷裡,輕輕的拍著他的背,半晌才道:“我見這孩子頸項間有六道淤痕,可是一般人怎會有六根手指,想必要這孩子命的人手上一定帶有扳指。而且住宮裡的都是皇上的子嗣,怎麼可能有不要的孩子。”

“姐姐果然心細如發,妹妹稍加點撥姐姐便知。還說妹妹說話隻表三分意,依我看姐姐才是說話隻表三分意的好手。”

“他是皇上的兒子,可皇上為什麼連自己的兒子也要殺?”

崔安一臉驚愕:“姐姐連這個也猜到了。”

崔平繼續以手撫著他小臉道:“你我在宮中伺候多年,這點眼力還是有的。你且仔細瞧瞧這孩子的模樣,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和榮親王也就是當今皇上小的時候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姐姐真是好記性,許久以前的事了,姐姐還記得。”

“姐姐我大半輩子都耗在宮裡了,又怎會不記得。對了,這孩子的生母是那位娘娘?”

“聽說是前任翰林院編修沈綽的女兒,叫沈孝柔什麼的,她父親獲罪被貶以後便再沒了消息,也不知怎得就和皇上走到了一塊。誰知道她命短福薄,還沒當上娘娘就死了,害得皇上為他傷心了許久,說是要追封她為珍妃。”

“清白守節越貞;大慮克就越貞;大憲克就曰貞;不隱無屈曰貞;內外用情曰貞;憂國忘死曰貞;內外無懷曰貞;忠道不擾曰貞;保節揚名曰貞;履正中饋曰貞;守教難犯曰貞;幽間專一曰貞;恒德從一曰貞;直道不撓曰貞;名實不爽曰貞;事君無猜曰貞;德性正固曰貞;率義好修曰貞;德信正周曰貞。既然皇上追封她為「貞妃」,想必這位娘娘是貞烈之人,這麼年輕就香消玉損,實乃可惜,可惜了!”

崔安道:“我在陳太妃宮中行走時曾與她有過一麵之緣,我覺著這位娘娘的性子確實是貞烈之人,不像先帝所說的那樣狐媚惑主,勾引親王,未婚先孕,所犯皆是死罪。可是咱們的皇上偏偏在擬定封號的時候,所賜的這個「珍」是珍珠寶貝的珍,不是「貞」烈是貞。”

“珍與貞同音,可見皇上在擬封號時煞費苦心啊!看來在皇上心中早已經把珍妃視為珍寶,那就難怪他氣得差點錯手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原來這一切皆是由愛生恨,愛得愈真,愛得愈深,也就恨得愈深。”

“好景不長,情深不壽。或許這一切都是命呢,即使是做了皇帝也半點不由人。”

注釋:

①小主:正三品以下的宮嬪稱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