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血爭詩?86 回過頭(1 / 2)

裁憶 落枝乏 3695 字 10個月前

很多人說,人生就是這樣,你必須要拋下一些東西,丟下一些自己在過去、在某一天、在孩提時光中,可能無比珍視的東西,才可以邁向前。

“不要回過頭,也請不要記起那些,不被需要的東西,更不要!不要把沒有用的東西……把沒有用的東西,再一次撿起來。”

事實上,這樣的句子總是充斥在很多人的生活中,不管是我也好,也不管是在攬言身上、浮醫身上,還有餘刃、湯添、童先生、小曇和小依身上也好——

他們的生活中總是充斥了太多的“放棄”,放棄反抗的機會,放棄求生的機會,甚至是過早的放棄了自己難以抓住的“童年”。

我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對他們有這樣的“偏執”,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必須記下他們的故事,因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已經有太多人的故事沒有被記錄……

那為什麼要記住這些人,隻是記住這幾個人的故事?

我不想說:他們是濃縮了那些早夭的孩子、那些死在自相殘殺中的人,所凝聚而出的縮影。

因為,世界上的每一個孩子,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痛苦、還有自己未能收獲的美好,我不希望用簡單的三言兩語去概括……

其實說白啦,我也不希望自己被這樣對待,我也不希望自己隻能淪為……我是說,淪為紀念碑上的一顆星星,一顆包含了太多人的“星星”。

這樣做的話,也許,我就是稍微特彆的人了,我就可以被記住了……即便,這聽上去可能太過於自私。

那麼……身為林晴冠的我,“我”可以做到的,其實也隻有一件事,可能您會覺得,我太過於可笑,太過於……無聊,畢竟我應該會被很多人罵。

“聖母”、“白蓮花”、“綠茶”……

我應該可以想象到,這些話落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會有多少人會為我感到不值得,或者……或者,那些人會對我說的話、我做的事情,感到厭棄。

但是這樣想也沒有辦法啦,我早就知道的……我也不希望自己想彆人說的那麼聖母,即便這個褒義詞早就在不知不覺裡,變成了貶義——

我之所以這樣做,之所以想要記住這些孩子的一切,隻是因為這樣做可以讓我感到好受一些,可以讓我不會感覺到痛苦。

這不是在開玩笑啦……你們應該都很討厭,討厭我這樣聖母的角色,但是我也不想這樣,不想去花費自己一生的精力去幫助完全不知道我的那些人……

我的過去把我塑造成了如今的“林晴冠”,我的痛苦,隻有在自己可以幫到彆人——哪怕這隻是我的自作多情——隻有這樣,這樣,才可以緩解一點。

傷害自己這樣的行為,沒有人會發自內心地對此感到喜悅,即便在一些性行為中這是一種情趣——

但是沒有人會希望自己被硬毆打致死,也沒有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在自己橫死街頭的時候感到喜悅。

同理,我記住他們的根本上,就不是為了他們自己本身,我遠遠不像他們所想的那麼高尚啊……我隻是在未來,在我可以預想的未來裡,被彆人罵的時候……

我寧願,他們罵我是個廢物,也不想被彆人說:他是一個冷血的廢物。

一個什麼都做不好的人,一個至死,都不可能完成什麼豐功偉業的人,那至少讓我在死去之前,在我的屍體被解刨、被割下器官,在彆人的身體裡繼續運轉之前——

至少我留下的、關於他們的痕跡,也可以證明,我是一個有同情心的廢物,我是個可笑的“聖母”。

即便我花了將近自己存活至今的時間,想要把這個標簽從“貶義詞”的灰色地帶,一點一點地拖回到“中性詞”的位置,但是我想……我想。

這份越界的行為,在彆人眼裡,在彆人、彆人眼裡,應該也不成功吧?可以回答我嗎,攬言。

我要是、要是可以真的那麼強大,可以讓我付出過的努力,不必被我這樣的廢物、這樣的垃圾、這樣的淘汰者給拖累,永遠留在黑夜裡的話!

我應該,也可以讓“林晴冠”,讓我期待的未來獲得幸福吧?

很多人說,忘記過去,拋下沒有意義的羈絆,才可以更好的走向未來,但是每一份過去,都是構成了如今自己的基石,如果真的把那些痕跡忘記的話……

連自己都不是的“自己”,連靈魂都不知不覺開始殘缺的“自己”,又怎麼可能下得了步走向未來啊,至如今的我自己,至此刻的林晴冠。

“有時候,忘記了過去,確實可以更加快樂的活下去,忘記了痛苦,也許自己就不會那麼怕痛了。”

少年將自己的雙手按在胸口,閉上眼睛,感受著那平靜的心跳聲,在眼前這蒼白一片的世界中,那心電圖上跳動不已的曲線,也隨之變得筆直。

而從他身體中飄散而出的紅色細線,它們沒有規律地遊動著、扭曲著,將少年紮根於焦土之上,肆意地將記憶濃縮成因果,灌入林晴冠體內。

這樣的感覺痛苦嗎?

也許有人,會向我這樣問吧……也許,發表這句言論的人,應該也會關心我吧,能夠這樣說,我其實很高興的啦。

林晴冠這樣想著,心聲不受控製地散逸而出,而自己按在胸口上的指節,也因為用力過猛而開始發白。

“這樣的觸感,肯定很痛、很痛,我也不想要如此的痛苦……就像我前麵所說的那樣啊,沒有人希望橫死街頭,沒有人真心實意地喜歡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