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我的過去之前,親愛的觀眾,我想向您問出一句簡單的問題,當然,這個稱呼並不是在模仿誰,隻是因為我不知道您是男是女。
大概是在……進入羽枝鏡之前,也可能是在那個,隻有我自己一個人,在家裡享用晚餐的夜晚吧。
我看著桌前失敗的菜品,即便這是自己第一次創作出的東西,但不得不說,這也太過於難吃了些。
但即便如此,我也仍然想要浪費食物的想法,隻是一邊把勺子送進自己嘴裡,一邊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
我是不是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對彆人而言,是一個褒義詞的“聖母”?
或者我這樣的性格,有沒有在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時候,給彆人造成了什麼不大不小的麻煩?
碗裡的東西就這樣,一勺一勺地被我灌入胃袋,直到最後隻剩下幾粒沒有和湯水一起咽進肚中的飯粒。
啊啊,不過這次的重點不是這個,事實上,我雖然是個“小少爺”,但我也就隻是個普通人,偶爾會用自己賺的零花錢,買上一點攬言喜歡的棒棒糖,偶爾照顧一下流浪的小貓小狗。
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和所有人一樣,擁有最基本的同理心,擁有最平凡但也最為累贅的情感,隻有在關鍵時刻才會拋棄這些東西,帶著愧意選擇自己。
但是,我也沒有辦法啊……因為這是大部分人,絕大部分的人都擁有的劣根性,不管怎麼樣,任何生命都懂得趨利避害,而選擇不是毫無悔意的自我犧牲:
要學會讓著弟弟,要學會向彆人分享,哪怕是自己最珍視的東西,也要懂得謙讓、懂得讓彆人好受一點——
其實您應該也可以看出來吧,我其實也不想這樣做,我不想再割舍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去成就彆人,憑什麼呢?憑什麼啊!
但是,我必須這樣去做,我也必須將這份自己無私的奉獻認作為理所當然,甚至我必須將彆人當作第一位,即便是在生死攸關的時刻——
為什麼呢?
是啊,為什麼呢?為什麼彆人天生比我高貴,而自己就注定要比彆人低賤比彆人劣質?
這一切很簡單,我畢竟隻是個小孩子,我隻是個才十四不到的初中生啊,在過去這短暫的時光中,我發現,隻要實行父母教自己的這些東西——
隻要在困難的時候,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塊肉交給對方充饑,那就會收獲彆人的關注,乃至於讚美。
這是我和攬言不同的地方,自己終於可以在大人的眼中,獲得哪怕一平方米都不到的一席之地,僅僅隻是這樣,即便在彆人眼裡這太過於愚蠢。
可是啊,新的問題,又是一個可能會讓我被討厭的問題,沒過多久便又一次接踵而至——
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不變成討厭的“聖母婊”?
所謂“聖母婊”討人厭的地方,也隻是自己付出的同時,也在要求其他人與自己一樣付出,或者說是在錯誤的場合,散發沒有必要的同情心——
但是擁有同情心就是錯的嗎?
過去的我也對此迷茫過,於是,為了讓自己不被彆人厭惡,不讓同情心花費在錯誤的地方,他開始學著看那些自己沒有感覺的動漫、小說,還有遊戲。
被彆人喜歡的主角,他們通常接近現實中的人物,不會把同情心發散到整個世界,事實上,他們也不願意接受什麼“拯救世界”的使命。
他們隻會把愛留給自己重視的人,比如愛人,比如家人,至於包括曾經傷害了自己的其他人,主角們其實也不願意去重視,畢竟那樣有可能會為自己帶來麻煩——
“您知道嗎?這些言論啊,其實與我的過去背道而馳,因為我的過去隻是讓我一味地付出,哪怕傷害自己,也要發自內心地為其他人好,就像聖人、聖母一樣。”
三三兩兩的言語滑落到地上,混雜著逐漸染上漆黑的心聲,對此,林晴冠又不自覺地勾起嘴角,就像在嘲諷如今的自己一般。
即便身處在這樣的教育中,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完美的人,就算割下身上的肉後,所收獲的讚美有多麼甘甜,但是身上傷口也不會因為這樣的幸福而愈合——
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時代,根本就沒有人會做出沒有悔意的付出,任何的“無私奉獻”都在付出者的靈魂上標好了價格,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獲得相應的回報。
就像林晴冠過去在動漫裡,自己所看到的那句話一樣:
“如果實現了彆人的願望,你必須要搞清楚,自己單純想要實現他的願望,還是想要成為實現他願望的恩人?”
少年這樣說著,又將自己道出的這番話覆寫於紙頁之上,而麵對黑影仍然不絕於耳的謾罵聲,他臉上的笑容仍然沒有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