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 古老的故事不會被埋沒,因為總有……(1 / 2)

瑉良鎮最熱鬨的地方便是貫穿南北的長街。

寧霜霽元宵節那天沒逛上多久便離開了,今日有了心情,便打算沿著長街再走走。

正月十五時碰見的糖畫攤子沒在原處,也不知是那老頭今日並未出攤,還是換了地方做生意。

寧霜霽沒吃晚飯,隻買了串糖葫蘆充饑。

她一路逛著隻為湊湊熱鬨,除了小荷包外再沒有彆的想買的,漫無目的地東看看西看看,有興趣了才會駐足。

小攤子攬客攬得火熱,店鋪鋪主也不遑多讓。

有個身著紫綢褂子的玉石鋪鋪主站在門口親自攬客,說自己平日裡都在為進貨之事奔波,今日剛帶了批優質的玉石珍珠回來,引了不少人進店去瞧。

寧霜霽摸了摸脖子上帶著的紅玉珠,大口吞掉了最後一顆糖葫蘆,把竹簽子一扔便朝那店鋪走去。

鋪主還在賣力吆喝:“客官儘可放心挑選,小店是祖傳的生意,有口皆碑,童叟無欺!”

寧霜霽走到他麵前問:“你可能認全玉石種類?”

鋪主聞言扭頭看她,一時弄不清她的來意,隻以為她是擔心有供貨之人以次充好,立刻拍著胸脯保證道:“鄙人自小便同父輩走南闖北,見過的玉石成千上萬,雖不敢說是世間最懂玉石之人,但對自家貨品絕對自信。”

他答非所問,寧霜霽亦是似懂非懂。

不過她聽得出來鋪主對玉石確有了解,便扯著脖子上的紅玉珠問他:“那你可知,這是何物?”

“這……”

她脖子上的兩顆珠子不過花生大小,鋪主又不好不識禮數地湊近細看,便回身從櫃台裡取了塊紅綢,問:“不知姑娘可否取下,借鄙人細看一番?”

寧霜霽很少會取下紅玉珠,可難得碰上個懂行的人,便解了紅繩把珠子放在了紅綢上。

那鋪主隔著綢子捏著紅玉珠細看,又湊到了燈火旁對著亮光研究了許久,眉頭一直皺著,似乎非常困惑。

寧霜霽在邊上耐心等了會兒,可最終那鋪主還是麵有難色地搖了搖頭,將珠子遞還給了她。

“姑娘見諒,鄙人還真不知這東西是何物。”

鋪主剛誇下海口,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打了臉,麵子上不太掛得住,便解釋得更加認真了些:“觀其質地,不似尋常玉石,且隔著紅綢都能感覺到冰涼透骨,又不似珍珠柔和,實在不是鄙人熟悉之物。”

寧霜霽一愣:“冰涼透骨?”

她低頭看著手裡的珠子。

這珠子她方才取下不久,仍帶著體溫的餘熱,就算是現在摸著仍有溫暖之意,怎會是冰涼透骨?

寧霜霽莫名其妙地盯著那鋪主看了幾秒,覺得他既不認得,爭執冷暖也是無用,便重新戴上了珠子,謝過他後就離開了。

鋪主望著她遠去的背影,腦子裡還在思考那珠子的種類,左想右想列出了許多可能,卻又在腦中一一否決,當真苦惱。

還不等他收拾心情重新吆喝起來,有個路過店鋪的姑娘突然猛地轉頭看向了他。

那姑娘瞅著像剛及笄,一身鵝黃色留仙長裙翩躚,頭上用青色絲繩挽著雙垂髻,圓臉圓眼,靈動可愛,可眼神卻在望過來的瞬間變得警覺淩厲,直瞪得鋪主頭皮發麻。

鋪主愣愣地戳在原地,正要詢問是否曾有得罪之處,卻見那姑娘忽然眼中寒光儘收,捏著下巴改成了探究與審視。

生意人不能忘本,玉石鋪鋪主對她強扯出了個友善的笑意:“客官可要進店看看有沒有中意的首飾?”

見他開口,那姑娘竟也不再遠遠看他了,抬步走上前來。

鋪主邊在心裡念叨“現在的孩子真是心思複雜”,邊抬手一邀準備迎人進店,誰知那姑娘一進門便直直走向了櫃台,拿起他方才用過後隨手放在台上的紅綢聞了聞,而後眼中驚疑之色立現。

“好重的煞氣!”

鋪主:?

他正不明所以,卻見那姑娘用手團起那紅綢往袖中一塞,蠻橫道:“既然碰上,這東西我就帶走幫你處理了。”

說著她便真要邁步而出。

“誒這……”

鋪主下意識抬手虛攔了下,可那姑娘靈活閃身繞過了他的手,一躍回到了長街上。

她邊往遠處跑還邊回頭叫道:“這東西沾了煞氣,你留著也是倒黴,可不是我搶你東西啊!”

鋪主:“……”

或許是沒料到那麼一小塊破紅綢也有人搶,他在門口愣了好半天,直到那穿著黃裙的姑娘徹底跑遠才回過神來。

然後他重重一跺腳,咬著牙急喘了幾口粗氣,才把一肚子火壓了回去。

誰家熊孩子這是?!

當街搶東西還理直氣壯的!

***

離開了玉石鋪子後,寧霜霽又沿著長街逛了會兒。

沒多久逛完了全程,她便儘興而歸了。

快走到辛家時,她遠遠見到一人正站在宅子門口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