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卜辭 【死萬物而入神族】……(1 / 2)

那匣子外觀普通,陰沉皂色,無半點雕花刻痕,更無金漆點綴。

可它被藏得隱蔽,又特意用上封印,裡頭的東西定然不普通。

若是早三百年,寧霜霽怕隻能捧著它乾瞪眼。好在現如今她已自學成許多術法,修為更不可同日而語,隻要是出自族人之手的術法想來都能試著解上一解。

略一沉吟後,她試探著並指在封印結界上虛點出幾個方位,又灌注大量靈力衝擊。

封印像是無底洞似的,靈力灌注其中後半點水花都沒激起。

寧霜霽不甘心就此放棄,猛地又灌了許多靈力進去,直到鼻尖都開始冒出虛汗來,才終於感知到封印某處輕輕一跳。

她旋即抬指在那處薄弱處一劃——

結界便開了。

白玦也好奇地蹲在她身邊看著。

寧霜霽從未將他當作過外人,因此也並未避諱他,毫不猶豫地當著他的麵打開了。

裡頭並未藏什麼名貴物件,空蕩蕩的,隻有一本書和一張薄紙靜躺在最底下。

寧霜霽先撿出那薄紙看了看。

【死萬物而入神族】

薄紙最下方還點著如同縮小版龍圖騰的朱印。

寧霜霽訝異:“出生卜辭?”

白玦疑惑地看著她。

寧霜霽停頓片刻後下定決心般正式坦白:“白玦,其實我不屬人族。”

白玦目光一動,點頭:“我知道。”

“我是龍,”寧霜霽接著道,“龍族皆是半妖半神,為穩定人界而存,並不似人族相傳的那般是禍世妖龍。”

這些事從前她隻知曉大概,將族中書典讀完後才知道詳細緣由。

天地初分之時,一片混沌,陰陽交融。

隨陽氣上升而陰氣下墜,才終於劃分出天地人三界。

其中陽氣在天界凝作天河水流淌,而陰氣在地界化作地獄火燃燒,從此便形成天陽地陰的格局。而人界作為中間地帶,同時承載著從天地二界分彆溢出的陰陽之氣,中和交融後形成特有的平衡勢態。

古書上說,龍族是為鎮壓極陰地獄之火過度逸散而留守人界,其實便是在守護人界的中和平穩之態,以免陰陽紊亂。

至於怎麼守護,紊亂後又會發生什麼,倒是沒有細說。

畢竟龍族以族長傳承為主,這些遠古要事多是靠口耳相傳,古書上記載並不算詳細,不過也夠寧霜霽從中窺知些大體狀況了。

寧霜霽不想讓白玦將自己同殺他母家的惡妖想成一類,便將這些儘數告知了白玦。

“龍族生來是半神之身,所以也需依照神族規矩,在出生後求上天落成卜辭,以簡觀未來吉凶禍福,”她說著用手輕點了下薄紙底部的朱印,“卜辭落成紙張是特製的,底下會留這樣一個朱紅印記,我曾在族長那見過。”

“可每個族人的卜辭都應該被封在專門的書中才是,怎麼會被單獨埋在這兒?”

卜辭全由族長收著,難道是他特意分出來藏起的?

白玦不了解這些,卻像是對紙上文字非常在意似的,一直緊盯著未曾挪開視線。

不知為何,他總覺得紙上的內容非常熟悉,像是曾在哪兒聽過。

——不是看過,而更像是聽過。

熟悉感像刻在魂靈之中,他仿佛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耳邊緩緩念叨著卜辭上的話,可真回想起來又記不清任何關於這話的來由。

寧霜霽見他不知想什麼想得出神,輕聲叫他。

白玦回神後莫名有些不安,思慮道:“既然每人都有卜辭,查找一番,是否可以從中找出卜辭對應者是誰?”

“族人走後我曾經好奇找過,可沒找到存放卜辭的封書,或許是被一並帶走了,”寧霜霽聳肩,“而且就算找到……我其實也不知道哪個該對應誰——這東西是否適合透露全由族長判斷,不是誰都能知道自身卜辭內容的。”

白玦一愣:“族人走後?”

這話意外戳中寧霜霽的痛楚,她低頭抿了抿嘴,裝作不甚在意道:“對啊,如今這裡就剩我自己了……倒是挺清淨。”

白玦沒再接話,寧霜霽微微鬆了口氣。

她將卜辭紙放回原處,又撈匣子底下的書查看。

書封上寫著“分魂術”三字,她確定自己從未在藏書山洞中見過類似術法,不由得越發好奇起來。

想到白玦還在等著出去給他舅舅送信,寧霜霽將好奇心壓回肚子裡,沒有立刻翻書細看,隻先將書帶回竹屋,而木匣子則複歸了原處。

出清川寒潭前,寧霜霽遞給白玦一樣東西。

白玦接過後發現是枚海棠果大小的青色鱗片。

“這是什麼?”

“龍鱗,”寧霜霽坦然一笑,“你留著,若是再遇到危險能防身,畢竟龍……”

她剛想說“畢竟龍息更多是感知位置和守護心脈魂靈,好像不太管擋傷這事”,忽然想到龍息是自己偷偷藏的,而白玦從頭到尾都不知情,不免有些心虛。

於是話到她嘴邊打了個轉,吐出去時內容便換了:“畢竟龍鱗挺厲害的!”

為掩蓋自身心虛,她這話說得鏗鏘有力,聽上去同街邊賣貨自誇的小攤販頗有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