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州有三怪1 阿容,手下留情(2 / 2)

青雲去 杏韻 4306 字 10個月前

宋允量將嘴裡的糖葫蘆拿下來,又重新湊到嘴邊,咬了一口。

許是苦儘甘來,到沛明城後,宋允量就愛上了糖葫蘆。

糖葫蘆逐漸見底,宋允量同溫無塵道彆:“明天見,無塵。”眼底是對明天的憧憬。

“明天不見!你一個不會手下留情的,見什麼見!”溫無塵想起前幾次的比試,不由羞怒,又說:“你瞧瞧,這沛明城有多少愛慕你的小姑娘,你可要學會憐香惜玉啊。”

就此分離,各自朝各自的方向走去,走了幾步,溫無塵回頭:“阿容,明天見。”

“阿容,手下留情。”

像曾經,溫泊舟對溫無塵說莫使全力。今日溫無塵對宋允量說手下留情,局勢顛倒。宋允量苦學苦練,終於在第四年與溫無塵打成平手,在第五年懸勝溫無塵,此後年年都是宋允量勝。

這是第九年。

宋允量同溫無塵相對而站,手裡均拿著一把木劍,劍上有幾處劃痕。

“手下留情。”宋允量回了一句,身體卻蓄勢待發,壓根不打算手下留情。

“開始!”

一瞬,兩人往前衝,相撞在一起,劍與劍相磨,迸發出光亮,又一霎,劍破了。

兩人默契地扔掉破劍,隻憑體能戰鬥。

單憑體能,兩人勢均力敵。

場外的崔平流看不下去,喊了停。

最後是平局。

“可以啊你倆,勝負未分,倒把劍給弄壞了。”也算是與他昨天裡說過的話相呼應了,崔平流唏噓。

西冀鎮裡因劍閣出名,凡是習武配劍之人,少不了在這裡挑一把心儀的劍,抑或是在這裡修劍。上次崔盈袖便是在這裡修劍。

三人此行的目標,不是修劍,桃木劍本就容易壞,一直用下去也不大方便,崔平流便打算給他倆換一把好點的劍。

這劍閣閣主素來是個愛劍之人,來此買劍者需服下一藥丸,立誓好好待劍,這便可以去挑劍了,挑完同他說一聲,便也可以走了。

那藥丸是黑色的,宋允量隻覺得極其難吞,他苦著臉把藥丸吞咽,難受的滋味從丹田升起。

“這藥效很快就過去了,且就去吧。”

那劍閣閣主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身上莫名有一股書卷氣,不像是習武之人,倒像是個書生,他見宋允量同溫無塵麵露難色,解釋道,又對崔平流說:“你留在此處陪我下棋。”

行禮告辭。

眼前是一扇石門,約八尺高,上麵紋有好幾隻傳聞中的神獸,它們的眼睛都往前看,像是在直勾勾的盯著宋允量和溫無塵。

宋允量不由發寒,搓了搓手臂,將視線移開,同溫無塵說:“我們合力,將這扇門推開。”

“好。”

原以為這門會很重,不過輕輕一推,門就開了。

入眼是劍,地上是劍,牆上是劍,青銅劍、鐵劍、夾鋼劍,短至不到一尺,長至四尺有餘。

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相傳這劍閣的劍來處多,有前人臨死前寄托在這,有劍閣閣主近幾年親自打造的劍,有因劍破被丟棄在此處的……

劍多,但隻需要一把。挑劍,也是個難事。

中心有一大道,劍分立在兩旁。

宋允量緩緩走過大道,眼睛仔細地瞧著兩側的劍。

這些劍都好,隻是沒一把進了宋允量的心裡,少了非他不可的感覺。

牆上某一處,一把劍掛在那,劍柄同劍鞘大體黑色,綴點銀白,劍身約二尺八寸,劍柄處有一橘紅劍穗,刻字“百川”。

宋允量看到它時雙眼發光,停下腳步,左瞧右看,小跑過去,珍重地捧起它。

輕輕拉開劍鞘,劍身玄鐵製成,極薄,透著寒光。

再輕輕合上,抱入懷中,看向溫無塵。

溫無塵也已好了。

兩人相隨出了門。

外間。

兩人下棋、飲茶,另一人立於一側,著群青,同昨日裡的雨花亭的來人一般,手裡是茶壺,為兩人斟茶。

“崔…”劍閣閣主突然又想起什麼,“涫酌,你真的不回去嗎?”

“回去做甚,我向來自由自在慣了。”

“可他畢竟是你父親啊。”

“他未曾養過我與盈袖,且他向來也是不喜歡阿娘的。”崔平流飲下杯中茶,又說:“誰不知他要我回去是為了繼承家產,但我又不稀罕他那點家產。”

劍閣閣主欲言又止,最後隻道了聲:“也罷也罷,隨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