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小少女(2 / 2)

荀彧憶起當年與曹操一見如故,兩人談論天下大事,傾訴彼此誌向的時候,又想起這些年一路走來,曹操始終對他信重有加,罷,罷,罷,既當年做了選擇,就堅持到底吧,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且看後人評說。

“固所願也,不敢清也。”

……

晉朝。

荀灌母親抱著女兒已然淚流滿麵,她抬頭望向丈夫,哽咽道:“夫君……”

荀崧心有戚戚,天幕上母親去世了,妻子不見人影,恐也……女兒小小人,便要經受戰亂流離之苦……

可是這乃天下之不大幸,又豈是一家一戶能避免的。

……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看著天幕皺眉,荀崧尚為世族高官,與女兒失散,且需千辛萬苦方能團聚,普通百姓又有多少因戰亂骨肉分離而終身不得見。

“諸位愛卿,我朝百姓經隋末戰亂,不知多少家庭骨肉親人分離,朕為父母,豈能坐視不理。”李世民正色道。

魏征眼睛一亮,上前道:“陛下欲為百姓尋親?”

“不錯!朕欲下一旨,令天下因戰亂而骨肉分離的百姓可至官府處登記尋親,朝廷每月收集信息整理後,再派專人查證,若尋到家人無力歸家者,可由朝廷資助回鄉。”李世民頜首,吐露心裡想法。

諸位大臣一聽,皆稱善。

隻有房玄齡歎氣,不得不上前做掃興之人,道:“陛下,此乃善政,隻是恐所費甚巨……”言下之意,事是好事,但如今國家還窮著呢,國庫恐怕支撐不了。

李世民臉一僵,頗有些喪氣,不過很快又打起精神,道:“即便如此,又怎能因此不做,若國庫不能支應,便從內庫出資吧。”

房玄齡簡直要被他的陛下感動哭了,可是,陛下呀,你的內庫也不富裕呀!想了想,他還是應了,大不了想想法子從各處省省吧,陛下既有此心,作為臣子又怎麼能拖後腿呢。

“陛下,此乃大功德,六宮亦願消減開支,以儘綿薄之力。”長孫皇後上前,肅然行禮。

李世民聞言十分感動,觀音婢果然知他。

“臣妾還有一請求,望陛下應允。”長孫皇後忽展顏溫聲道,“宮中亦多有骨肉分離之人,還請陛下也允許他們尋親。”

李世民欣然應允。

……

【“在隨著父親顛沛流離的日子裡,倉皇逃離的恐懼、真刀真槍的拚殺,這一切都鍛煉了荀灌這個小小少女的勇氣和膽魄。親人的離世也讓她格外珍惜身邊的家人,她想要保護他們,於是她更加認真的習武,擯棄了以往學到的不實用的套路,以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的勁頭開啟了新的學武生涯。”

天幕上,隻見一小小少女,穿著一身乾淨利落的勁裝,虎虎生威地舞著手裡的小銀槍,四周的背景從春意盎然到驕陽似火,再到秋雨綿綿,最後皚皚大雪從天上飄飄灑灑地落在地上。

“自洛陽京都失陷後,晉朝的一些官員紛紛自行建立行台,帶著官兵和民眾自衛,以抵擋匈奴與其他胡人南侵,荀崧也與族人手下,先後在密縣和許州建立行台,自行招兵,對付亂軍,安撫百姓。荀灌也趁此機會,與軍隊一起操練,切磋武藝,她從不以自己年幼,便放低標準,反而因身為長官之女,更加刻苦訓練,磨礪技藝。除了武藝外,荀灌亦重視文化學習,她愛看兵書,對《孫子兵法》《六韜》等兵家名著皆有涉獵,這讓她學到了許多治軍用兵之策。”

“就這樣,荀灌在苦學中,度過了童年,慢慢長成了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