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小將願往(2 / 2)

“勉強還能堅持一月。”屬官答道。

聞言,其他官吏人心惶惶,亂作一團,紛紛交頭接耳,商量對策,卻不知如何是好。

荀崧皺眉,提高聲音問道:“諸君可有退敵之策?”

頓時,堂上就安靜了,眾人麵麵相覷,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荀崧左看右看,隻能長歎一聲,拿起桌上的一封書信,道:“事已至此,大家既然彆無他法,我這裡已經寫好了一封求援急信給襄城太守石覽。石覽曾在我府中任主簿,與我是至交。”頓了頓,又滿懷期望地問,“哪位將領願意突圍送信,求來援軍?”

他看向眾將領,被他眼神掃到的人,不由都低下頭,躲開他的目光。

荀崧見狀,不由心下一冷,滿腔希望變為滿腔憤懣,但現下情況微妙,他也不敢怒罵,省得有些人狗急跳牆,隻心中暗罵:儘是些酒囊飯袋無能之輩!

“我知杜曾是員猛將,突圍送信危險極大,可是現今宛城危急,我們彆無選擇,突圍求援是唯一的生路。”

眾人皆明白荀崧的意思,也知道他說的是對的,也不是不願意為解宛城之困貢獻力量,畢竟他們的家人也在此處,可是一想到杜曾本人勇冠三軍,武藝高強,手下也多是強兵悍將,要冒險突圍,恐怕還沒出城多遠,就死無葬身之地了,這豈非白白送死,因此眾人隻能愧疚低頭,呐呐不能言。

荀崧見眾將仍默不作聲,心中怒火驟起,卻表情悲切,哀道:“也罷,你們惜命不去,我去就是。”

說完起身欲走,急得眾人圍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語的勸阻。

“爹爹勿憂,小將願往。”

眾人聽見身後傳來一陣清脆之音,宛若黃鶯,驚得眾人回頭看去,隻見門口站著一個小女子,逆光而站,陽光照射進來,一時竟看不清她的樣子。

見喧鬨的正堂,又安靜了下來,身著簡便勁裝的少女,邁著輕盈小步,向荀崧走去,眾人見狀紛紛讓開條道。

【“這少女,正是十三歲的荀灌。”】

天幕下眾人也在為宛城擔憂,見眾將領都怕死不願意突圍求援,不免不滿地罵了起來,後又見荀灌主動請纓不由眼前一亮,紛紛讚道:“真乃少年英雄,有膽魄!”

一些輕視女子的男人,不屑地搖頭說:“杜曾如此厲害,一個小小女子豈能敵,恐怕是自尋死路。”

一些紈絝子,右手摟著妓子,自以為憐香惜玉地說:“這般嬌嫩的小女子,便該呆在閨中被人好好嗬護,打打殺殺豈不是造孽,你說是吧?”

被他問到的妓子嬌笑著點頭稱是,連連讚道還是公子憐香惜玉會疼人,一邊說一邊不忘舉起酒杯灌酒,心裡冷笑,像這般無用男子真遇到這樣的事,恐怕還不如天幕中貪生怕死的男人,早嚇得尿褲子了,也好意思憐惜英勇敢戰的英雄。

一後宅內。

一對兄妹也站在一起看著天幕。

兄長看著搖頭,擔憂道:“這也太危險了,荀小姐才十三歲,如此年幼,怎麼能敵凶殘兵士。”

妹妹卻道:“她從小習武,勤練不輟,怎麼就不能敵?”

兄長看了看她,道:“女孩嬌弱,力氣上便不如男子,天幕上說這杜曾武藝高強,手下也如狼似虎,她爹的武將都不敢去,她去定是凶多吉少。”

“他們不敢去,荀灌卻敢,這便是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妹妹雖知兄長並無惡意,他生來慣會體貼女子,她亦受惠良多,卻不滿兄長因荀灌為女子便輕看她,道:“眾武將怯戰不肯前去求援,與其等城破受辱致死,倒不如死在沙場,若能殺一個,也算夠本!”

她兄長聞言一驚,像不認識一樣轉頭凝視自己的妹妹,他不曾想她竟有如此誌氣。

……